[实用新型]一种钢丝绳双绕组缓冲隔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6244.6 | 申请日: | 2012-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0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鲍秀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吴晓颖;孙健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绳 绕组 缓冲 隔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丝绳双绕组缓冲隔振器, 实现受保护的仪器或设备与振动源之间的隔振、缓冲。
背景技术
目前钢丝绳隔振器大多采用钢丝绳单绕组。钢丝绳单绕组隔振器不能根据环境要求的严酷度确保隔振、抗冲性能, 隔振器在满足了抗冲性能的情况下,其隔振性能牺牲较大,反之,隔振器在满足了隔振性能的情况下,其抗冲性能牺牲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钢丝绳双绕组缓冲隔振器,在振动源和保护对象之间设置钢丝绳绕组Ⅰ和钢丝绳绕组Ⅱ,可有效确保缓冲隔振器在承受瞬间冲击条件下具备良好的隔振性能,实现缓冲隔振器隔振、缓冲性能兼顾合理的能容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钢丝绳双绕组缓冲隔振器,包括钢丝绳绕组、位于振源一侧的基板和位于保护对象一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外层固定板和内层固定板组成,所述钢丝绳绕组由一根钢丝绳在基板和外层固定板以及基板和内层固定板间往复连续折弯而绕成二组不同弧度和阻尼弹性的绕组,钢丝绳绕组Ⅰ和钢丝绳绕组Ⅱ;所述外层固定板和内层固定板间设有导杆螺栓连接, 所述钢丝绳绕组在基板一端设有弧形托座支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钢丝绳绕组Ⅰ的两端分别与基板和外层固定板相连接构成隔振阻尼,钢丝绳绕组Ⅱ的两端分别与基板和内层固定板相连接构成缓冲阻尼。
钢丝绳绕组Ⅰ以隔振性能为主要设计目标, 而钢丝绳绕组Ⅱ叠加钢丝绳绕组Ⅰ以缓冲或瞬间冲击为主要设计目标,在保证缓冲隔振器隔振和稳定性能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缓冲隔振器瞬间抗冲击指标。
本实用新型钢丝绳双绕组缓冲隔振器,在振动源和保护对象之间设置钢丝绳绕组Ⅰ和钢丝绳绕组Ⅱ,可有效确保缓冲隔振器在承受瞬间冲击条件下具备良好的隔振性能,实现缓冲隔振器隔振、缓冲性能兼顾合理的能容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丝绳双绕组缓冲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丝绳双绕组缓冲隔振器的工作示意图。
其中:1外层固定板、2内层固定板、3基板、4钢丝绳绕组、4.1钢丝绳绕组Ⅰ、4.2钢丝绳绕组Ⅱ、5.弧形托座、6.导杆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钢丝绳双绕组缓冲隔振器,包括钢丝绳绕组4、位于振源一侧的基板3和位于保护对象一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外层固定板1和内层固定板2组成,所述钢丝绳绕组4由一根钢丝绳在基板3和外层固定板1以及基板3和内层固定板2间往复连续折弯而绕成二组不同弧度和阻尼弹性的绕组,钢丝绳绕组Ⅰ和钢丝绳绕组Ⅱ;所述外层固定板1和内层固定板2间设有导杆螺栓6连接, 所述钢丝绳绕组4在基板3一端设有弧形托座5支承。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绕组Ⅰ的两端分别与基板3和外层固定板1相连接构成隔振阻尼,钢丝绳绕组Ⅱ的两端分别与基板3和内层固定板2相连接构成缓冲阻尼。
如图4所示,钢丝绳绕组Ⅰ以隔振性能为主要设计目标, 而钢丝绳绕组Ⅱ叠加钢丝绳绕组Ⅰ以缓冲或瞬间冲击为主要设计目标,在保证缓冲隔振器隔振和稳定性能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缓冲隔振器瞬间抗冲击指标。图4中,状态(1)为隔振,状态(2)为缓冲,状态(3)为瞬间冲击。
进一步的,钢丝绳绕组可以是由一根钢丝绳在基板和固定板处往复连续折弯而绕成多组不同弧度和阻尼弹性的绕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6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震装置
- 下一篇:叉车铜基粉末冶金摩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