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防伪瓶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05312.7 | 申请日: | 2012-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8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良衡;韩冰;杨凯;姚红兵;杨士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臣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51/18 | 分类号: | B65D51/18;B65D51/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 地址: | 2004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无线 射频 识别 标签 防伪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瓶盖,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防伪作用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防伪瓶盖,在旋转瓶盖打开包装时可以破坏内部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致使其失效,同时防止其被转移再使用。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由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和读写器组成。能实现非接触地远距离、运动的多目标进行读写。由于其芯片的存储量大,信息稳定,读写简便,且芯片的UID码全球唯一,仿制成本极高。可实以现商品流通中的全程跟踪,同时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防伪领域。
对于设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防伪瓶盖,为实现一套完整的防伪方案,应在不改变正常使用习惯和产品外包装的前提下,在开启瓶盖时一次性破坏该RFID标签,防止含有产品信息的瓶盖被造假者再次利用。
对于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标签与瓶盖结合的防伪专利有以下几种:旋开顶出式瓶盖(ZL200420060583.9),顶出破坏瓶盖容易实现,但被顶部分与主体连接很细小,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天线很难做到这部分;另外一种把部分天线延长至易毁区,通过外力来损毁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标签(ZL200520064539.X),既破坏原有外观,又须手工制作,难以做到自动化生产;三层酒瓶盖设计(CN2451506)中感应线圈须特别设计及装配定位,实现方案复杂,不便于工业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防伪瓶盖,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所述的设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防伪瓶盖,包括外盖、中盖、内盖、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和标签破坏构件;
所述外盖的内侧面设有反向内螺纹,所述中盖的外侧面设有反向外螺纹,所述中盖啮合在外盖内,所述内盖通过筋槽构件固定在中盖内,所述外盖的顶部内表面开有环形凹槽,所述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覆盖在所述环形凹槽外,所述标签破坏构件设置在中盖的顶部,并位于凹槽的下部,所述内盖的侧面内侧有正向螺纹;
术语“反向外螺纹,正向螺纹”,指的是,旋转方向相反的螺纹,即中盖与外盖的啮合螺纹是正时针旋紧的螺纹,则内盖的侧面内侧的螺纹为逆时针旋转的螺纹,如中盖与外盖的啮合螺纹是逆时针旋转旋紧的螺纹,则内盖的侧面内侧的螺纹为正时针旋转的螺纹;
本实用新型将RFID标签完全封装于瓶盖内部,且在不改变原有瓶盖外观的前提下,通过习惯性的开瓶动作,即逆时针旋转的开启方式,即可在开瓶过程中,彻底破坏其内部的RFID标签,以防止其被再次利用。而且各个部分制作和连接,都很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顶部内表面附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外层瓶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盖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内盖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述的设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防伪瓶盖,包括外盖1、中盖2、内盖3、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03、标签破坏构件501;
所述外盖1的内侧面设有反向内螺纹,所述中盖2的外侧面设有反向外螺纹201,所述中盖2啮合在外盖1内,所述内盖3通过筋槽构件固定在中盖2内,所述外盖1的顶部内表面开有环形凹槽102,所述无线射频识别 标签103覆盖在所述环形凹槽102外,所述标签破坏构件501设置在中盖2的顶部,并位于凹槽102的下部,所述内盖3的侧面内侧有正向螺纹302,用于连接普通的瓶口或其他容器接口;
参见图2和图3,所述筋槽构件包括:设置在中盖2内侧面的上下贯通的齿槽203、设置在内盖3外侧面的与所述齿槽203配合的齿筋301,所述的齿筋301嵌在所述的齿槽203中;
或者,所述筋槽构件包括:
设置在内盖(3)外侧面的上下贯通的齿槽(203);
设置在中盖(2)内侧面的与所述齿槽(203)配合的齿筋(301);
所述的齿筋(301)嵌在所述齿槽(203)中。
优选的,所述中盖2的内侧面设有下贯通且紧密排列的一圈齿槽,而内盖3的外侧面有上下贯通且紧密排列的一圈齿筋,相应的中盖和外盖,其一使用聚丙烯等较软材料制作,另一使用聚苯乙烯等较硬材料制作,这样在装配时通过加热压紧的方式装配,可以免去定位,更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优选的,所述标签破坏构件501为锥形刀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由于中盖2通过反向外螺纹201啮合在外盖1,而内盖3通过正向螺纹302与瓶口啮合连接,因此,开启瓶盖时,旋转外盖1,外盖1与中盖2会上下互相靠近,导致锥形刀头刺破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03,并伴有一小段切割动作,导致后者被彻底破坏;继续逆时针旋转外盖1,外盖1与中盖2将互相顶紧,此时旋转瓶盖的力量通过齿槽203和齿筋301的阻力,传递至内盖,带动内盖逆时针旋转,最终完成开瓶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臣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臣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5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侧壁开盖的方便面桶
- 下一篇:单通防爆容器盖子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1-00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封口
B65D51-02 . 用于罐、铁盒或类似的液体用容器的松散接合的而不带使容器有效密封的装置的盖或罩
B65D51-14 . 适用于与容器口保持密封接合的刚性圆盘或球形构件,如储罐的封口盘
B65D51-16 . 带有通空气或气体的装置
B65D51-18 . 带有保护性帽状外盖的封口的配置或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封口的配置
B65D51-24 . 与用于非封闭用途的辅助装置结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