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缓冲功能的多级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4162.8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3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姚冬成;周宝昌;周建华;潘敏成;孙伟平;周厚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昌力油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6 | 分类号: | F15B15/16;F15B15/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缓冲 功能 多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油缸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多级油缸。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作为一种动力装置,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在某些特殊行业,像垃圾站的推铲油缸、自卸车的翻斗油缸、设备搬运桥架中的提升油缸,均要求油缸具有较长的行程,以较快的速度完成工作循环,显然采用单级油缸难以满足上述使用要求,势必会造成油缸体积庞大,加大了油缸的制造难度。同时使用中要求平稳、不能有较大冲击的场合,油缸必须要有缓冲功能,避免冲击,提高油缸运行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长工作行程、实现快速伸缩的具有缓冲功能的多级油缸。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多级油缸,包括外套筒、缸底,外套筒内从外到内依次设有三级缸、二级缸和一级缸,所述三级缸包括与外套筒前端固定的三级导套、沿外套筒内壁滑动的三级缸体,三级缸体尾部固定有三级阻尼环体,二级缸包括与三级缸体前端固定的二级导套、沿三级缸体内壁滑动的二级缸体,二级缸体尾部固定有二级阻尼环体,一级缸包括与二级缸体前端固定的一级导套、沿二级缸体内壁滑动的一级缸体,一级缸体前端连接有杆头,杆头上具有进出液压油的A油孔和B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级缸体包括一体结构的三级活塞杆和三级活塞,二级缸体包括一体结构的二级活塞杆和二级活塞,一级缸体包括一体结构的一级活塞杆和一级活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三级缸、二级缸、一级缸的依次伸长和缩回,由此延长了油缸工作长度,提高了工作速度和油缸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油缸行程终了时的冲击,满足了特殊行业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套筒 2.缸底 3.三级导套 4.三级缸体 41.三级活塞杆42.三级活塞 5.二级导套 6.二级缸体 61.二级活塞杆 62.二级活塞7.一级导套 8.一级缸体 81.一级活塞杆 82.一级活塞 9.杆头 10.A油孔11.B油孔 12.三级阻尼环体 13.二级阻尼环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多级油缸,包括外套筒1、缸底2,外套筒1内从外到内依次设有三级缸、二级缸和一级缸,所述三级缸包括与外套筒1前端固定的三级导套3、沿外套筒1内壁滑动的三级缸体4,二级缸包括与三级缸体4前端固定的二级导套5、沿三级缸体4内壁滑动的二级缸体6,一级缸包括与二级缸体6前端固定的一级导套7、沿二级缸体6内壁滑动的一级缸体8,一级缸体8前端连接有杆头9,杆头9上具有进出液压油的A油孔10和B油孔11。
在三级缸体4尾部固定有三级阻尼环体12,在二级缸体6尾部固定有二级阻尼环体13,三级缸和二级缸退回时,依靠三级阻尼环体12和二级阻尼环体13的作用,起到了有效的缓冲作用,减少了油缸快速退回在行程终了时的冲击,提高了油缸运行的稳定性。
具体说,所述的三级缸体4包括一体结构的三级活塞杆41和三级活塞42,二级缸体6包括一体结构的二级活塞杆61和二级活塞62,一级缸体8包括一体结构的一级活塞杆81和一级活塞82。
其中,上述A油孔10的连通有杆腔,B油孔11的连通无杆腔。
当油缸伸长时,高压油从B油孔11进入,经设置在一级活塞杆81内的油管到达三级活塞42、二级活塞62、一级活塞82的左边(图1中的方向),由于各级活塞作用面积的不同,由大到小依次推动三级活塞杆41相对于外套筒1、二级活塞杆61相对于三级缸体4、一级活塞杆81相对于二级缸体6向右伸出,低压油则从A油孔10流出;当油缸缩回时,高压油从A油孔10进入,进入一级缸体8的有杆腔,推动一级活塞杆81缩回,然后高压油进入二级缸体6的有杆腔,推动二级活塞杆61缩回,最后高压油进入三级缸体4的有杆腔,推动三级活塞杆41缩回,三级阻尼环体12和二级阻尼环体13则起到了有效的缓冲作用,减少了油缸快速退回在行程终了时的冲击。同时,低压油则从B油孔11流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昌力油缸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昌力油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41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