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仰拱端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3524.1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1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英伦;王常辉;张玉;张洪杰;曹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仰拱端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用端模,具体为一种隧道仰拱端模。
背景技术
现有隧道仰拱端模多采用木板及背肋整体固定而成,存在如下不足之处:木板端模具有吸水性能,影响混凝土的浆液配比,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止水带的位置固定不够精确,影响其止水效果,仰拱施工缝处易出现渗水现象;仰拱浇筑厚度不易控制,影响仰拱及仰拱填充验收;木模不易周转使用,资源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仰拱端模采用拼装成整体的木质结构模板存在止水带位置不精确、资源浪费且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隧道仰拱端模。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隧道仰拱端模,包括弧状结构的上端模和下端模,上端模和下端模均是由若干钢制的端模本体螺栓连接而成,端模本体的面板上开有预留孔,上端模和下端模之间通过固定卡固定。
隧道仰拱端模安装时,根据放样位置先安装下端模中部的端模本体,之后安装两侧的端模本体;随后在下端模顶面安装中埋式橡胶止水带,之后依次进行上端模中部及两侧端模本体的安装,克服了现有仰拱端模存在止水带位置不精确且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采用钢制端模本体,杜绝了混凝土配比发生变化的现象,而且仰拱高度容易控制,保证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同时止水带的安装位置更加精确,彻底杜绝了仰拱施工缝处渗漏水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重复利用及降低施工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端模,2-下端模,3-端模本体,4-预留孔,5-固定卡。
具体实施方式
隧道仰拱端模,包括弧状结构的上端模1和下端模2,上端模1和下端模2均是由若干钢制的端模本体3螺栓连接而成,端模本体3的面板上开有预留孔4,上端模1和下端模2之间通过固定卡5固定。
具体实施过程中,端模本体3采用钢模,面板为12mm厚钢板,加劲肋板为4mm厚钢板,预留孔4的间距为25cm。固定卡5采用14mm的U形厚钢板及穿在厚钢板一侧的螺栓组成。
隧道仰拱端模安装前,先进行测量定位,端模平面位置定位以隧道中心与端模中点重合为标准进行控制;为保证仰拱的厚度和设计标高,下端模2安装时,要根据放样标高用C25混凝土垫块调整模板高度。
在安装隧道仰拱端模时,注意将纵向钢筋通过预留孔4穿出,端模拼装成型后,进行端模斜支撑的加固作业。斜支撑采用直径40mm的钢管,布设间距为1-1.2m,钢管一头固定于上端模1或下端模2上,一头利用地锚固定于基岩面上。
仰拱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至施工现场,溜槽下料,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的施工方式;浇筑仰拱砼时应从中间向两侧分别进行,浇筑边墙砼时,应注意浇筑砼的数量,避免掩埋钢边止水带,施工中加强振捣,确保仰拱砼密实,完成后及时收面;砼初凝前,用10mm×15mm方钢条进行压槽,压槽位置设置于内层钢筋靠钢边止水带侧12cm处,约1h后取出方钢条,以免时间过长不易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35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条带式充填置换回采断层保护煤柱实验模型
- 下一篇:一种新型空调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