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抑制电磁干扰的电源适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3235.1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8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才华;吴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才华;吴嘉荣 |
主分类号: | H02M1/44 | 分类号: | H02M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曾云腾 |
地址: | 523469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抑制 电磁 干扰 电源 适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抑制电磁干扰的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MOSFET构成。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
但是,开关电源工作时会产生低次谐波,特别是在频率0.15MHz~300MHz这一范围比较难以克服,如果这种谐波超出它所配合产品的灵敏度,就会对设备产生干扰,从而使设备(如收音机AM频段是520KHz~1600KHz)无法正常工作。
目前主要解决此类干扰的方案多是用工频电源(50HZ~60HZ)或者电池供电来配合此类终端产品。工频电源本身的缺点是体积笨重,稳压范围窄,对源材料的消耗量大(主要是铜和硅钢片),而且,随着现阶段对节能要求的提高,很多工频电源已不能适应节能环保的要求。电池具有使用时间限制,而且用完之后如不能及时回收,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传统的开关电源干扰严重,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而且过高的电磁传导及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抑制电磁干扰的电源适配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节能环保,与终端设备匹配的稳定性和兼容性好。
一种可抑制电磁干扰的电源适配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构成一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内设有屏蔽壳体、绝缘壳体和PCB板,所述屏蔽壳体紧贴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PCB板设置于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绝缘壳体设置于所述PCB板和屏蔽壳体之间位置;所述PCB板上设有抗干扰模块电路,所述抗干扰模块电路包括第一Y电容和第二Y电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壳体包括上屏蔽壳体和下屏蔽壳体,所述上屏蔽壳体紧贴于所述上壳体,所述下屏蔽壳体紧贴于所述下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包括第一绝缘壳体和第二绝缘壳体,所述第一绝缘壳体设于所述上屏蔽壳体和PCB板之间位置,所述第二绝缘壳体设于所述下屏蔽壳体和PCB板之间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CB板与所述屏蔽壳体之间的初级爬电距离大于5mm,所述PCB板一端点连接有DC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干扰模块电路一端电气连接于AC输入模块电路,所述抗干扰模块电路的另一端电气连接于次级输出模块电路,所述AC输入模块电路电气连接于EMI电路,所述EMI电路电气连接于输入整流滤波电路,所述输入整流滤波电路电气连接于变压器,所述变压器一端通过输出整流电路电气连接于次级输出模块电路,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通过开关管电气连接于脉冲调制控制器,所述脉冲调制控制器电气连接于供电电路和隔离反馈电路,所述隔离反馈电路电气连接于所述次级输出模块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壳体的材质为铜或铝,所述绝缘壳体的材质为塑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壳体电气连接于所述次级输出模块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Y电容和第二Y电容至少有一个电气连接于所述AC输入模块电路和次级输出模块电路之间,所述第一Y电容电气连接的电阻RA,所述第二Y电容电气连接的电阻RB,所述第一Y电容和第二Y电容也可以不经过电阻RA或RB直接与AC输入模块电路电路电气连接。
上述一种可抑制电磁干扰的电源适配器,其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其结构与PCB板上的电路综合设计,可有效降低开关电源对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进而达到同外部设备的匹配稳定性和兼容性。同时,其结构紧凑,价格低廉,重量轻,节能环保,经济效益高,可明显降低对人体的辐射,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周围的人与环境。
所述PCB板设置于绝缘壳体内,所述绝缘壳体外围设置有屏蔽壳体,同时,所述屏蔽壳体电气连接于所述次级输出模块电路,进而将干扰信号引入电源,从而降低对外干扰。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使用安全,抗干扰性能好,提高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PCB板的电路图。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零部件符号标记说明:
上壳体110、下壳体120、屏蔽壳体200、上屏蔽壳体210、下屏蔽壳体220、绝缘壳体300、第一绝缘壳体310、第二绝缘壳体320、PCB板400、DC线50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才华;吴嘉荣,未经陈才华;吴嘉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32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