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用耐高温双层分色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3074.6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6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计初喜;刘旌平;叶然;张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特缆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7;H01B7/29;H01B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12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耐高温 双层 分色 交联 乙烯 共聚物 绝缘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用耐高温双层分色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电线,属于电线电缆领域。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工业中对配套使用电缆的要求很严格,要求在恶劣环境中也能保证高度可靠性、重量轻、干净、柔软和低毒。人类对航空技术的发展从未停止,特别是航空用耐高温电线。现有常规的航空导线有聚四氟乙烯绝缘导线、聚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导线、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导线等。我们逐个分析发现,上述所列的耐高温导线均存在使用方面的不足:聚四氟乙烯绝缘导线虽然可以耐高温260℃,但生产工艺复杂,而且材料密度比重大,为2.14~2.2g/cm3;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导线,虽然绝缘材料密度为1.70~1.78g/cm3,但耐温等级低,只有150℃,在航空产品的使用方面受到限制;聚全氟乙丙烯绝缘导线材料密度2.17~2.2g/cm3,耐高温等级也只有200℃,其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通过交联同时具有二者的优点,不仅易生产、耐温达到200℃,而且具有密度小、重量轻、更好的耐辐射性能,因此,该材料产品是航空导线的理想替代材料产品,而且是新型航空线缆的理想替代材料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用耐高温双层分色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电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航空用耐高温双层分色交联聚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电线,由镀银铜合金丝分层反向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或镀银铜丝分层反向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包覆在镀银铜合金丝分层反向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或镀银铜丝分层反向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外的含有色母料的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初级绝缘层,包覆在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初级绝缘层外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护套层组成;其中镀银铜合金丝分层反向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和镀银铜丝分层反向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的最外层的绞合方向均为左向。
较佳的,所述镀银铜合金丝分层反向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和镀银铜丝分层反向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经分层反向绞合后每层均采用紧压结构,紧压后的绞合导体的外直径为紧压前的绞合导体的外直径的95%。
本实用新型的镀银铜合金丝分层反向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中,镀银铜合金丝的排布由内而外呈辐射状,且相邻两层镀银铜合金丝的绞合方向相反;镀银铜丝分层反向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中,镀银铜丝的排布由内而外呈辐射状,且相邻两层镀银铜丝的绞合方向相反。
较佳的,所述镀银铜合金丝绞合导体中的镀银铜合金丝的根数为正规绞合根数,如19根、37根等;所述镀银铜丝绞合导体中的镀银铜丝的根数为正规绞合根数,如19根、37根等。
较佳的,所述含有色母料的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初级绝缘层的厚度不小于0.076mm。
较佳的,所述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外护套层的厚度不小于0.102mm,且初级绝缘层和外护套层的总厚度不小于0.203mm。
上述的含有色母料的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为含有质量百分比为1~5%色母料的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是将相应配比的色母料加入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原料中采用现有技术中制备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的常规制备技术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航空用耐高温双层分色交联聚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电线,是在镀银铜合金丝绞合导体或镀银铜丝绞合导体外采用双层串挤工艺,即先挤包初级绝缘层,接着再挤包外护套层,由于初级绝缘层和外护套层的二层颜色不同,便于区分,这样能有效的区分内层、外层颜色,能有效识别绝缘线芯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完整、无破损,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完好的安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航空用耐高温双层分色交联聚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绝缘电线,耐高温可达到200℃,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通过粘连试验(230±3℃、24h),试验方法MIL-STD-2223method 4007;
2、通过交联度验证试验(300℃±3℃、7h),试验方法MIL-STD-2223method 4003;
3、通过寿命循环试验(230±3℃、500h),试验方法MIL-STD-2223method 4001;
4、热收缩试验(200±3℃)≤0.125inch,试验方法MIL-STD-2223method 4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特缆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特缆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3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仪表传感器信号线
- 下一篇:一种密封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