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喷淋型填料吸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02937.8 | 申请日: | 2012-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3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何丽娟;钟金山;郑霄龙;赵佳美;王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2 |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庄英菊 |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喷淋 填料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喷淋型吸收装置,特别适合于捕集燃煤电厂烟气中CO2。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捕集烟气中CO2时,存在烟气量大、吸收效率低、设备体积庞大、压力低以及烟气温度高等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的燃烧后脱碳方法主要是化学吸收法,采用的吸收装置为传统的填料式吸收塔和超重力场旋转床装置。在处理烟气中二氧化碳时,化学吸收法是目前吸收二氧化碳效率较高的方法之一,适合处理二氧化碳分压力低且气量较大的混合气体。醇胺类等传统吸收剂虽然具有吸收效率高、化学稳定性好、且吸收剂可再生利用等优点,但再生能耗过高、吸收剂抗降解性能差,再生次数少,增加了操作成本,故目前采用稳定性好、吸收效率高以及再生能耗小的混胺液体作为吸收剂。另外,传统填料塔存在设备体积庞大、吸收效率低等缺点;超重力旋转床存在设备制造繁杂、运行和维护费用较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吸收率高的旋转喷淋型填料吸收装置。
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电机,外壳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外壳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隔板上方设有放置填料的填料筒,填料筒底部设有钢丝网,隔板中部设有气孔分布区域,气孔分布区域上设有气孔,气孔孔径相同且呈同心圆分布,同心圆最外圆直径尺寸与填料筒的筒外径尺寸相同,气孔分布区域外侧设有液封槽,填料筒下部设有挡板,挡板一端与填料筒固定连接,另一端置于液封槽内,所述外壳下腔体设有进气管,底部设有出液管,外壳顶部设有两个出气口,外壳上方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旋转布液器相连,旋转布液器置于填料筒上方。
所述旋转布液器包括:进液管、连接套管、出液管、进液孔、布液管,布液管上均设布液小孔,布液小孔孔径相同且呈线性分布,且开孔方式为交叉开孔,电机输出轴与出液管一端连接,出液管另一端穿过外壳与布液管连接,出液管上设有进液孔,出液管上设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位于进液孔处,连接套管上设有进液管。
所述进液管与连接套管、出液管与电机输出轴均采用焊接,出液管与连接套管采用机械密封连接,出液管穿过外壳并在连接处采用机械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增大了喷淋点的密度,增大了气体通量,减小设备压降,强化了烟气中二氧化碳与吸收剂相际间的传质效率,烟气中二氧化碳的脱除效率增大,简化了超重力场旋转吸收装置的外围设备,缩小了吸收设备的体积,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增大了吸收设备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液体分布器喷淋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旋转液体分布器中甩出,撞击填料层形成细小液滴或液雾挂在填料上形成更新速度较快的吸收液膜,在此与上升的烟气充分接触,强化传质,大大提高了捕集效率。
3)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燃煤电厂捕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
附图说明
图1是旋转喷淋型填料吸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体分布器结构示意图,即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填料支撑网结构示意图,即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填料塔结构示意图,即图1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旋转布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吸收效率随填料高度和吸收剂流量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9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保存和处置检测后标本的装置
- 下一篇:压滤机自动液压接水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