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制品耐腐蚀测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808.9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3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麦开灿;麦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银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29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制品 腐蚀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机,属于日用品生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金属制品耐腐蚀测试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金属制品以其独特的优势而深受人们喜爱和被广泛使用,例如金属刀具、金属盘具等等。但是,由于使用环境的多变性和潮湿性,金属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生锈或腐蚀问题,从而影响金属制品的使用,因此,在金属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耐腐蚀测试,以检测金属制品的耐腐蚀性能,便于对金属制品进行改进。现有技术中,这种耐腐蚀测试大都采用人工操作,效率低,成本高,有些采用机械操作,也因自动化程度低和不够便利而无法很好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效率高且成本低的金属制品耐腐蚀测试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属制品耐腐蚀测试机,包括有机壳,所述机壳外部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机壳内部设置有与升降驱动机构连接配合由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循环升降的置物架。
进一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有连接配合的电机和变速箱、与变速箱动力输出部传动连接的升降组件,其中,升降组件包括有垂直导轨、活动设置于垂直导轨上且与变速箱传动连接的转盘、活动嵌设于垂直导轨内且通过一活动二连杆与转盘传动连接的滑块、及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和置物架连接配合的升降杆。
进一步,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一玻璃隔离缸,玻璃隔离缸将机壳内腔分隔成内外两层相间隔的容器腔。
进一步,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加热系统,加热系统包括有电控连接配合的加热管和温控部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容易,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人员成本,同时结构紧凑合理,有利于企业的推广使用。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机壳内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制品耐腐蚀测试机,包括有机壳1,所述机壳1外部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2,机壳1内部设置有与升降驱动机构2连接配合由升降驱动机构2带动循环升降的置物架3。
上述升降驱动机构2包括有连接配合的电机21和变速箱(图中未示出)、与变速箱动力输出部传动连接的升降组件,其中,升降组件包括有垂直导轨22、活动设置于垂直导轨22上且与变速箱传动连接的转盘23、活动嵌设于垂直导轨22内且通过一活动二连杆24与转盘23传动连接的滑块25、及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25和置物架3连接配合的升降杆26。
上述机壳1内部设置有一玻璃隔离缸4,玻璃隔离缸4将机壳1内腔分隔成内外两层相间隔的容器腔。进一步,所述机壳1内部还设置有加热系统,加热系统包括有电控连接配合的加热管和温控部件,加热管采用220V,5KW发热管,温控部件采用微电脑装置进行温度控制,使机壳内部液体温度保持在60±2°C。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在玻璃隔离缸内加入1%氯化钠溶液,玻璃隔离缸外的机壳内部加入常温自来水,然后启动加热系统,使自来水加热至60°C,从而对玻璃隔离缸内的溶液进行恒温加热,接着启动升降驱动机构,电机通过变速箱带动转盘转动,进而带动滑块沿垂直导轨以每分钟2到3次进行上下升降,从而带动置物架做伸入溶液中和露出溶液外的循环动作,如此往复约6小时左右即可完成耐腐蚀测试。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银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银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8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