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臂式车门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628.0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2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宋光文;陈桂昌;王潇雅;叶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昌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02 | 分类号: | E05C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马家骏 |
地址: | 2014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车门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臂式车门定位器。
背景技术
车门定位器是当前中高级轿车乃至今后所有轿车、客货两用车以及部分轻型卡车都要安装的一个安全功能件。车门定位器安装在车门上下铰链之间,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提供车门开闭档位,使车门在开闭过程中有2至3个定位点;二是保证当汽车停泊在规定的极限状态,例如一定的斜坡时,能保证车门停住,不自开不自闭。
各种类型的车门定位器,例如悬臂式车门定位器,其工作原理均是通过车门的开闭,带动安装在车门上的定位器盒,使定位器盒里的弹性部件与限位定位杆间产生相对运动,靠定位杆的特殊形状使得弹性组件产生不同的压力,施压于定位杆从而产生摩擦限位力,最终实现达到开关门手感要求和车门定位的目的。
目前市场中一些全塑或金属壳体的车门定位器,包括有组配式定位杆、铆合强度较弱的定位器盒等结构,难以满足车门定位器处于当前激烈竟争的市场环境下的高性能、高的舒适性、低成本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全塑或金属壳体件的车门定位器,定位杆结构较为繁复,定位器盒铆合强度不高,并且成本较高,性能一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臂式车门定位器,包括:一体式包塑定位杆和定位器盒组件,所述定位器盒组件穿套于所述一体式包塑定位杆上, 所述定位器盒组件内设有一对定位补脂滑块及弹性部件。
可选地,所述定位器盒组件安装于车门内腔的安装面,所述定位器盒组件,包括:一面敞口的金属壳体,该壳体敞口边缘上设有的至少两只铆合爪,以及位于壳体内的定位补脂滑块与弹性部件,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一穿口,有一盖板与金属壳体铆合,所述铆合爪夹持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安装面之间。
可选地,所述盖板上铆合有一组螺钉。
可选地,所述一体式包塑定位杆,包括:定位杆件、位于定位杆件尾端的止位横档,以及位于止位横档上的燕尾槽内的柔性缓冲块,所述柔性缓冲块利用二次注塑成型镶嵌于所述止位横档上,与所述定位杆件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柔性缓冲块为弹性橡胶块。
可选地,所述定位杆件设为圆窝式运动轨迹拟合线形状,并且其成型时内部预埋有高强度钢芯。
可选地,所述定位补脂滑块,由滑块本体及内部的自动注脂结构构成,所述自动注脂结构由储脂腔和注脂孔组成,所述储脂腔为相贯通的圆台体与漏斗体的结合体状,所述漏斗体的嘴部与所述注脂孔贯通连接。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置于所述储脂腔中,另一端定位于在定位器盒组件壳体内壁凸台上。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加载弹簧。
可选地,所述定位补脂滑块为聚甲醛材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臂式车门定位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工艺、结构简单的定位器盒组件,实现了定位器盒组件的进一步的模组化,具有高强度与底成本,安装便利,而且通用性强;并且于定位器盒组件内设置有自动补脂结构,实现了定位杆与定位滑块在滑动接触中的全天候的润滑作用,使得定位器寿命延长;使用一体式的圆窝式轨迹线包塑定位杆,获得了圆窝式定位的可靠性与好的感官舒适性;简化了悬臂式车门定位器的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臂式车门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包塑定位杆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包塑定位杆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器盒装配于车门内腔安装面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器盒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补脂滑块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补脂滑块主视图上A—A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昌汽配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昌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的地图创建及定位方法和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激光投线多功能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