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弧室自动装配装置的插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549.X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2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强;徐玉健;蔡璟衢;陶勤贵;唐小卫;王乃顶;卑俊;魏义生;张国清;全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1/00 | 分类号: | H01H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弧室 自动 装配 装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弧室自动装配装置,尤其是能自动逐片插入铁片的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或类似场所使用的断路器中的灭弧室部件主要由若干铁片和纸片铆合而成,如图5所示,典型的小型断路器的灭弧室部件主要包含若干铁片C1和纸片C2,一般通过手工装配的方式制作而成,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后来也有一些相关的自动化辅助装配设备研制出来,能够一定程度改善生产状况。如已经公开的专利CN201449948,采用的方法是在铁片轨道中,同时取出多个铁片,一次性插入装配夹具,然后送至铆接工位,进行纸片的铆合,完成生产过程。这种方式的主要弊端是设备的可靠性取决于灭弧片铁片的品质,特别是一致性的好坏,所用铁片原料必须严格满足设计要求,且一致性相当好,才能满足铁片能够被顺利的插进夹具中。而在现实情况中,这个条件难以满足,从而导致这种设备利用的可靠性低,能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平稳的取出灭弧片并逐个放置于装配夹具中的灭弧室自动装配装置的插片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灭弧室自动装配装置的插片机构,其特征是它包括有铁片夹具,铁片夹具的两侧设有铁片料筒,铁片料筒中装有铁片料,所述两个铁片料筒与铁片夹具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推片刀片,推片刀片安装在推片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铁片夹具的上侧与步进电机相连,铁片夹具的一侧还设有可推动铁片夹具水平移动的平推气缸。
所述铁片夹具两侧的铁片料筒对称设置。
所述铁片夹具的顶部设有水平滑槽,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在丝杆上端,丝杆下端配合安装在所述水平滑槽中。
所述铁片夹具的底部活动安装在滑轨上,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平推气缸的运行方向相同。
所述铁片夹具的侧壁设有竖向滑槽,所述平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安装于竖向滑槽中。
所述铁片夹具上的水平滑槽和竖向滑槽相互垂直,且均呈T字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可以自动的逐个装配灭弧片,避免在同时安装多个灭弧片的装置中经常发生的卡料现象,能够更好地适应灭弧片在实际生产中品质不稳定的状况,从而使灭弧室自动装配机更加稳定实用,解决现有灭弧室生产过程效率低,设备运行可靠性不高的缺陷,以便满足自动组装灭弧室产品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侧推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铁片夹具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铁片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目前灭弧室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有铁片夹具6,用来收纳插入的铁片,铁片的数量和位置符合成品的要求。铁片夹具6的两侧均设有铁片料筒8,它们对称设置。铁片料筒8中存储有经过自动定向送料机构或手动放置的一定数量的定向排列的铁片料13。如图2所示,铁片夹具6与铁片料筒支架3相邻,铁片料13放置于铁片料筒支架3上。本实用新型两个铁片料筒8与铁片夹具6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推片刀片5,推片刀片5安装在推片气缸4的活塞杆前端,推片刀片5厚度与铁片料13的单片厚度相当,推片气缸4动作一次可带去推片刀片5推一次料。推片气缸4安装于推片气缸支架14上。
本实用新型铁片夹具6的上侧与步进电机10相连,通过步进电机10带动铁片夹具6上下运行。步进电机10安装在电机支架12上。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是在铁片夹具6的顶部设置水平滑槽601,步进电机10的输出轴端连接在丝杆9上端,丝杆9下端连接丝杆连接板7,丝杆连接板7的底部配合安装在所述水平滑槽601中。这样步进电机10的输出轴转动时,可以拖动铁片夹具6在竖直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铁片夹具6的侧壁设置竖向滑槽602,所述平推气缸11的活塞杆端部安装于竖向滑槽602中。铁片夹具6上的料槽603则用来插入铁片料13,其数量等于需要装配的灭弧室产品包含铁片的数量。所述铁片夹具6上的水平滑槽601和竖向滑槽602相互垂直,且均呈T字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5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发酵来制备虾青素的方法
- 下一篇:负载液相离子液体催化剂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