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腿及具有该支腿的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327.8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4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姚震;谭义;程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04 | 分类号: | B60S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腿及具有该支腿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工程机械的底盘下方设置有支腿。正常行走时,支腿收回至底盘下方;工作时,支腿展开撑地,使底盘与地面脱离。支腿展开时,组成一个方形或梯形结构,承受工程机械的整车自重以及臂架系统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弯矩,防止工程机械倾覆。目前,支腿的形式主要有:后摆腿、X支腿、前摆腿、弧形支腿和H形支腿等形式。但上述各支腿的展开宽度均受整车宽度的限制,而当支腿展开宽度达不到要求时,会影响工程机械的稳定性;若将支腿做成两级伸缩支腿,虽然可以增加支腿的展开宽度,但其结构复杂,并且大大增加了支腿的重量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较大展开宽度的支腿。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支腿的工程机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腿,用于工程机械,包括:第一连接臂,用于与工程机械的底盘相连接,并能够伸出或收回至底盘;延伸臂,其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铰接;并且,延伸臂的第一端用于在延伸臂转至水平位置时,抵压于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支撑臂,支撑臂的第一端与延伸臂的第二端相连接,支撑臂的第二端为用于与地面相接触的支撑端。
进一步地,上述支腿中,延伸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面;并且,第一斜面用于在延伸臂转至水平位置时,抵压在第二斜面上。
进一步地,上述支腿中,支撑臂与延伸臂垂直布置。
进一步地,上述支腿中,第一连接臂为伸缩臂,与底盘上设置的伸缩臂安装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支腿中,第一连接臂为摆动臂,与底盘铰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至少两个上述任一种支腿,并且,至少两个支腿安装于该工程机械底盘。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连接臂上铰接有延伸臂,通过延伸臂增加了支腿的展开宽度,增强了工程机械的稳定性;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腿实施例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腿实施例收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腿实施例安装于底盘,并收回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腿实施例安装于底盘,并伸出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实施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臂
2延伸臂
3第一连接臂
4底盘
21第一斜面
31第二斜面
5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支腿的优选实施例。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实施例包括第一连接臂3、延伸臂2和支撑臂1。
其中,第一连接臂3用于与工程机械的底盘4相连接,并且,第一连接臂3能够伸出或收回至底盘4。延伸臂2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臂3的第一端铰接,并且,在延伸臂2绕铰接点转至水平位置时,延伸臂2的第一端抵压在第一连接臂3的第一端上,以支撑延伸臂2。第一连接臂3的第一端为能够伸出底盘4外的一端。
具体地,延伸臂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斜面21,第一连接臂3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面31,在延伸臂2绕其与第一连接臂3的铰接点转至水平位置时,第一斜面21抵压在第二斜面31上,以支撑延伸臂2。
支撑臂1的第一端与延伸臂2的第二端相连接,支撑臂1的第二端为用于与地面相接触的支撑端。从图中可以看出,延伸臂2能够绕其与第一连接臂3的铰接点、在延伸臂2与第一连接臂3形成的平面内转动。
参见图4,本实施例支腿的展开过程为:先使第一连接臂3向底盘4外侧伸出,再使延伸臂2绕其与第一连接臂3的铰接点转动,延伸臂2的转动带动支撑臂1随其一起转动,在延伸臂2转至水平位置时,第一斜面21抵压在第二斜面31上,此时,支撑臂1的第二端与地面相接触,支撑底盘4。
延伸臂2的设置,增加了支腿的展开宽度,并且,在第一连接臂3收回时,延伸臂2可以随其转动至第一连接臂3的下方,不受工程机械底盘宽度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3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