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诱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195.9 | 申请日: | 201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9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于广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罗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株***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诱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害虫生物与物理防治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室内外环境等场所中的蝇类及蟑螂等害虫进行诱捕的工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家中、餐厅、包装厂、面包店、市场、零售店、旅馆、医院、食品加工厂,野餐期间和任何的室内及室外区域。苍蝇和蟑螂都对人类,宠物和其他动物造成危害,非常令人讨厌。现在防治手段多为利用杀虫剂等药物,对环境造成了危害,生物防治渐渐成为害虫防治的新领域,同时,目前很少有专门苍蝇及蟑螂等害虫进行大量且能循环使用的诱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无毒副作用、完全无害,能够重复使用、专门用于捕捉室内外环境等场所中的蝇类、蟑螂及其他害虫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6)连接齿轮(5),传送带(7)分别连接齿轮(5)和饵轮(1),由发动机(6)驱动齿轮(5)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7)驱动饵轮(1)转动,将饵轮(1)上引诱的苍蝇或蟑螂转动到诱捕器内部;集虫装置包括驱蝇叶片(2)、观察孔(3)、水箱(4),驱蝇叶片(2)直接与水箱(4)相连,驱蝇叶片(2)可将转动到诱捕器内部的饵轮(1)上的苍蝇或蟑螂虫体拦截,使其掉入水箱(4)中,通过观察孔(3)观察诱捕情况;其中饵轮(1)、观察孔(3)和背板(8)为诱捕器外部结构,其余均为内部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自动诱捕器,是一款能够长期重复使用的自动诱捕害虫的防治工具,保留了诱蝇纸及蟑螂诱虫板的优点,采用非化学方法诱捕苍蝇及蟑螂,健康、安全、环保;同时增加了发动机带动饵轮不停转动,以及驱蝇叶片拦截诱捕虫体,提高了其诱捕效率;又通过集虫水箱将诱捕的虫体收集到诱捕器内部,干净卫生,特别适合用于对环境卫生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家庭、餐厅、面包店、零售店、酒店、医院、食品加工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自动诱捕器,由诱捕装置和集虫装置2部分组成,诱捕装置包括饵轮(1)、齿轮 (5)、发动机(6)、传动带(7)、背板(8),其中发动机(6)连接齿轮(5),传送带(7)分别连接齿轮(5)和饵轮(1);集虫装置包括驱蝇叶片(2)、观察孔(3)、水箱(4),驱蝇叶片(2)直接与水箱(4)相连;其中饵轮(1)、观察孔(3)和背板(8)为诱捕器外部结构,其余均为内部结构;自动诱捕器先将苍蝇吸引到它的饵轮(1),饵轮通过发动机(6)驱动齿轮(5)及传送带(7)带动其慢慢的转动,将饵轮(1)上引诱的苍蝇或蟑螂转动到诱捕器内部,通过观察孔(3)查看诱捕情况,并及时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罗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罗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绝缘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六柱斜角椭圆形铁心磁控电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