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端盖及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02180.2 | 申请日: | 2012-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2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聂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端盖及天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天线通常置于露天工作,直接受到自然界中暴风雨、冰雪、沙尘以及太阳辐射等的侵袭,致使天线精度降低、寿命缩短和工作可靠性差。天线罩是一种用于保护天线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结构体。它在电气上具有良好的电磁辐射透过性能,在结构上能经受外部恶劣环境的作用。天线罩不是完全封闭的结构体,位于天线罩一端的天线端盖上会开一部分通孔,以建立天线与其他部件的连接,或者安装射频同轴连接器(或称DIN头)等器件。一般情况下,这个开通孔的天线端盖在安装时会被朝向地面放置。
天线罩的内部在一定环境下会产生冷凝水,这些冷凝水可以通过设置在上述端盖上的漏水孔排出天线罩。实践表明,在温度发生急剧变化时,如高温后突然降雨,天线罩内部的气压会小于外界气压,这时就会发生天线罩外部的水通过漏水孔倒灌进天线罩内,如果水量较大,很可能影响天线罩内天线的正常工作。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将漏水孔制作成超过端盖6-10mm的长度,使得漏水孔足够深,以有效避免外部的水倒灌如天线罩内。
端盖需要进行丝印,由于受限于超长的漏水孔,在对端盖进行丝印时只能采用移印、多个网版分区域多次丝印、制作一块不规则的网版等方式进行,上述这些丝印的方式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质量不稳定,尤其是丝印的一致性很难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丝印质量的天线端盖及天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端盖,包括:
具有至少一个通孔的端盖本体;
外凸于所述端盖本体外端面的丝印凸台和至少一个漏水孔;
所述丝印凸台具有与所述端盖本体上的通孔分别对应的通孔;
所述丝印凸台的外凸高度不低于所述至少一个漏水孔的外凸高度。
可选的,如上所述的天线端盖,所述丝印凸台与所述至少一个漏水孔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可选的,如上所述的天线端盖,所述漏水孔为多个,且多个漏水孔的外凸高度不等,则所述丝印凸台的外凸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多个漏水孔中外凸高度最大的漏水孔。
可选的,如上所述的天线端盖,所述丝印凸台、所述漏水孔以及所述端盖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的,如上所述的天线端盖,所述至少一个漏水孔位于所述丝印凸台的外侧,或者处于所述丝印凸台的包围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端盖。
本实用新型的端盖本体外端面上需要丝印的地方整体凸起,形成丝印凸台,丝印凸台的高度不低于漏水孔的高度,有效实现了一块规则网版一次性丝印,使得天线端盖的丝印质量和一致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端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端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天线端盖可以包括:具有至少一个通孔11的端盖本体1,天线罩的内部器件与外部器件可以通过上述多个通孔11彼此连接。外凸于端盖本体1外端面12的丝印凸台2和至少一个漏水孔3。其中,丝印凸台2具有与端盖本体1上的各个通孔11分别对应的通孔21。丝印凸台2的外凸高度不低于所述至少一个漏水孔3的外凸高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端盖本体1外端面12指的是:当天线端盖与天线罩本体建立连接,组成一个封闭的天线罩之后,天线端盖外露的、可以令技术人员在天线罩外部直接观察到的表面,即为端盖本体1的外端面12。一般情况下,端盖本体1的外端面12为平面。
对于丝印凸台2与漏水孔3之间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丝印凸台2与至少一个漏水孔3之间间隔预设距离。通常情况下,一种优选的方式是漏水孔3可以位于丝印凸台2的外侧,如图1所示的3个漏水孔3,都位于丝印凸台2的外边缘以外。丝印凸台2的外边缘与漏水孔3的外边缘之间存在预设的距离。还有一种方式是漏水孔3处于丝印凸台2的包围中,这种情况下,丝印凸台2的相应位置会存在特定通孔以便让出漏水孔3的位置,而特定通孔的边缘与漏水孔3的外边缘之间存在预设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2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动调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线电引信天线辐射器真空钎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