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移动式炭化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00980.0 | 申请日: | 2012-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4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辛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鲁木齐奥森碳环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1/00 | 分类号: | C10B1/00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白志斌 |
| 地址: | 8300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移动式 炭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农作物废弃秸秆制备生物质炭的炭化装置,特别是一种节能移动式炭化炉。
背景技术
新疆棉花种植面积2500万亩,每年秸秆产量1000多万吨。由于秸秆密度大,产棉区气候干燥,难以腐蚀,直接还田效果不明显。而通过秸秆炭化还田方式,可以快速增加土壤有机质碳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优点。目前,只有砖砌的烧制木炭用的土窑,其散热性差,又不可移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移动式炭化炉,可以使农作物秸秆在半封闭低温炭化缺氧干馏分解,生产秸秆生物质炭,而且结构简单,炭化时间短,产量高,成本低,便于移动,可以对分散的秸秆进行炭化,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移动式炭化炉,底炉圈和炉圈分别由锥台形钢制圈壁构成,在底炉圈的上口上自下而上依次安装着锥度依次增大,且相邻的上口和下口相互配合的炉圈,其中底炉圈和炉圈上口的外壁上分别设置带环形挡边的底座圈,底炉圈的底座圈与其上部相连接炉圈的下口相配合,炉圈的底座圈与其上部相连接炉圈的下口相配合,在位于最上方的炉圈其上口外壁的的底座圈上配合安装着上盖,在底炉圈内的下部设置炉篦,位于炉篦下方底座圈的圈壁上均布设置着烟囱。
本实用新型的炉体由几层钢制炉圈互相套合,最上层设有上盖,上盖有点火口,在炉体底部设有耐高温球磨铸铁篦子。农作物秸秆装入本实用新型内从上部点火后,对农作物秸秆实现半封闭低温炭化缺氧干馏分解新工艺,生产棉杆生物质炭,不消耗外界能源,不产生任何“三废”,生产过程节能而且环保,适合秸秆分散、不易集中特点的节能移动式炭化炉。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生产过程中自然散热,炭化时间短,产量高,该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寿命长,使用方便,便于移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使农作物秸秆在半封闭低温炭化缺氧干馏分解,生产秸秆生物质炭,而且结构简单,炭化时间短,产量高,成本低,便于移动,实现了对分散的秸秆进行炭化,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节能移动式炭化炉,如图1所示,底炉圈1和炉圈2分别由锥台形钢制圈壁构成,在底炉圈1的上口上自下而上依次安装着锥度依次增大,且相邻的上口和下口相互配合的炉圈2,其中底炉圈1和炉圈2上口的外壁上分别设置带环形挡边的底座圈3,底炉圈1的底座圈3与其上部相连接炉圈2的下口相配合,炉圈2的底座圈3与其上部相连接炉圈2的下口相配合,在位于最上方的炉圈2其上口外壁的的底座圈3上配合安装着上盖4,在底炉圈1内的下部设置炉篦7,位于炉篦7下方底座圈3的圈壁上均布设置着烟囱8。炉圈2的数量为2—5只。位于炉篦7部位底炉圈1的圈壁上均布设置着看风口9。通过设置的看风口9便于观察炉内秸秆燃烧情况。在上盖4上设置着点火口5。底炉圈1和炉圈2均由圆台形或正四棱台形钢制圈壁构成。在底炉圈1和炉圈2的外壁上分别设置着扶手6。每层炉圈2的外壁上设置的扶手6以便移动。炉篦7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底炉圈1内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鲁木齐奥森碳环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乌鲁木齐奥森碳环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00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热室分格可调式捣固焦炉
- 下一篇:汽车车身定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