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燃烧秸秆、稻壳喷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8911.0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3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蔡宏峰;蔡玉春;宋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宏峰;蔡玉春;宋建民 |
主分类号: | F23K3/02 | 分类号: | F23K3/02;F23C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4200 陕西省勉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燃烧 秸秆 稻壳 喷头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普通燃煤锅炉改造成燃烧秸秆、稻壳的终端装置,它是将秸秆或稻壳物料由气力输送至锅炉炉膛内集中燃烧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对燃煤锅炉改造成燃烧秸秆、稻壳亦属常见。而炉膛内的喷头装置是此项技术的核心技术。目前,改造后的厂家目前使用的都是二层挡料、发散板设计,在装置的冷却方面只为顶板冷却,而裙板和挡料、发散板是没有冷却水为其冷却的。从使用效果来看,物料的燃烧效果不好,且容易使裙板尤其是挡料、发散板熔化或脱落,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和职工的检修和劳动强度。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喷头装置不能消除裙板高温氧化腐蚀加快的缺陷,以及挡料、发散板的熔化或脱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喷头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而且能大幅缩减员工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设计成夹层的顶板和有裙板的几何体上,设置有梯度不同的三道挡料、发散板,并且也为夹层结构,其特征是:在锅炉炉膛内,该装置是与燃料输送管按一定的角度焊接连为一体,并有冷却水进出的一个机械零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得燃料在炉膛内的集中和发散效果更好,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果。装置的使用寿命大幅延长,不仅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转的故障率,也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1:1.燃料输送管,2.喷头装置,3.冷却水箱,4.锅炉炉膛,5.管道泵。
图2:6.裙板,7.一道挡料、发散板,8.二道挡料、发散板,9.三道挡料、发散板。
图3:10.一道挡料、发散板剖面结构,11.二道挡料、发散板的投影,12.三道挡料、发散板的剖面结构。
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物料经气力由燃料输送管(1)送至锅炉炉膛(4)内的喷头装置(2)在炉膛内集中燃烧,为了保证炉膛内的燃料输送管和喷头装置的工作和使用寿命,由管道泵(5)给燃料输送管注入凉水,经喷头装置(2)回流到冷却水箱(3),此水箱设有溢水口和常温冷却水补给口。
在图2中,在该装置的一端设有半圆弧与燃料输送管焊接相连,三道挡料、发散板呈扇形由前向后且呈阶梯式均匀展开,裙板、顶板和三道挡料、发散板均为夹层结构,水循环道路相通连接后形成一个闭合的冷却水管路。燃料经气力射入本装置内,经7、8、9三道挡料、发散以及裙板6的收集,使得稻壳或秸秆燃料围绕该装置在炉膛内集中燃烧。
图3是喷头装置的剖视图,从图中可见,图的下部(安装后成上部)夹层与10(一道挡料、发散板)、11(二道挡料、发散板)、12(三道挡料、发散板)的夹层相通,形成水循环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宏峰;蔡玉春;宋建民,未经蔡宏峰;蔡玉春;宋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8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椎间隙融合器及用于推进其的推进器
- 下一篇:便携式导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