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牌照框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98705.X | 申请日: | 2012-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6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阳;李坤杨;吴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汉普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10 | 分类号: | B60R13/10;B32B27/12;B32B9/0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骆文军 |
| 地址: | 3157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牌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牌照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牌照框要么是全金属件,要么是全塑料件;但是前者重量较重,耐腐蚀性能较差,断裂后断裂处较锋利,容易划伤触碰者,安全性较低,且在制备过程容易出现重金属污染的情况,环保性较差;而后者由于本身高分子材料的特性,抗冲击强度较低,耐磨性能较差,容易出现断裂失效的情况,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重量较轻,安全性较好,耐腐蚀性能较好,环保性较好,抗冲击强度较高,耐磨性能较好及使用寿命较长的牌照框。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牌照框,它包括牌照框本体,所述的牌照框本体包括塑料基层、碳纤维层和表面层,所述的碳纤维层位于塑料基层和表面层之间,所述的碳纤维层与塑料基层之间及碳纤维层与表面层之间均为粘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牌照框本体包括塑料基层、碳纤维层和表面层,碳纤维层位于塑料基层和表面层之间,碳纤维层与塑料基层之间及碳纤维层与表面层之间均为粘接,碳纤维(carbon fiber,也称为炭纤维),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与传统的玻璃纤维(GF)相比,杨氏模量是其3 倍多;它与凯芙拉纤维(KF-49)相比,不仅杨氏模量是其2倍左右,而且在有机溶剂、酸、碱中不溶不胀,耐蚀性出类拔萃,且碳纤维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430Gpa亦高于钢,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Mpa/(g/cm3)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Mpa/(g/cm3)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钢高,而材料的比强度愈高,则构件自重愈小,比模量愈高,则构件的刚度愈大,故自重较轻,抗冲击强度、耐磨性能及耐腐蚀性均较好,不易出现断裂的情况,使得使用寿命较长,且即使断裂后也不会产生较锋利的断口,不易划伤人员,使用安全性也就较好。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较轻,安全性较好,耐腐蚀性能较好,环保性较好,抗冲击强度较高,耐磨性能较好及使用寿命较长的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表面层为漆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牌照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牌照框的牌照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牌照框本体,2、塑料基层,3、碳纤维层,4、表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牌照框,它包括牌照框本体1,所述的牌照框本体1包括塑料基层2、碳纤维层3和表面层4,所述的碳纤维层3位于塑料基层2和表面层4之间,所述的碳纤维层3与塑料基层2之间及碳纤维层3与表面层4之间均为粘接,当然碳纤维层3与塑料基层2之间及碳纤维层3与表面层4之间均是依靠塑料基层2和表面层4自身特性与碳纤维层3粘接的,一般碳纤维层3与塑料基层2之间是通过塑料基层2在注塑成型的熔融状态时与碳纤维层3粘接复合的。
所述的表面层4为漆层。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允许有其它结构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要求范围内变化的,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汉普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汉普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87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涂头有加热装置的喷雾器
- 下一篇:一种园林害虫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