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接混气式过热蒸汽发生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8575.X | 申请日: | 201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1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管欣;蔡国海;沙仙众;张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容市华联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1/00 | 分类号: | F22G1/00;F22G3/00;F28C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混气式 过热 蒸汽 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电炉、AOD炉余热回收直接混气式过热蒸汽发生罐,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冶金行业炼钢电炉、AOD炉后续VD炉抽真空用汽需求的直接混气式过热蒸汽发生罐。
背景技术
电炉、AOD炉是目前冶金企业钢铁冶炼(包括不锈钢冶炼)十分普遍的工艺装备,电炉、AOD炉在吹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余热回收工作是目前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因受到冶炼过程的影响,电炉、AOD炉废气温度变化比较频繁、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只能通过余热锅炉及水汽系统后置的差压式蓄热器产出一种低压饱和蒸汽,这种蒸汽压力一般在0.8~1.2MPa 。
而对于后续的VD炉抽真空所需的蒸汽,蒸汽压力与上述低压饱和蒸汽的压力基本相同,但一般需要蒸汽过热到220~240℃。目前,在没有外部热源介质的条件下,余热锅炉水汽系统后续可以设置差压式微过热蓄热器来使蒸汽有一定的过热度,但这种微过热蓄热器只能使饱和蒸汽过热温度提高≤10℃,尚达不到220~240℃的用汽要求;在有外部热源介质的条件下,通常采用机械式的方式进行混气,通过机械运转方式工作将两种蒸汽混合,这种方式相对热损失大,并且需要消耗外部动力,不利于提升余热回收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损耗小、不需要消耗外部动力的直接混气式过热蒸汽发生罐。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直接混气式过热蒸汽发生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均汽管和不锈钢丝网分配器,所述的均汽管横向设置在罐体内部下端,而所述的不锈钢丝网分配器则横向设置于罐体内部上端,且所述的均汽管位置处的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外部热源过热蒸汽进口,而所述的不锈钢丝网分配器位置处的罐体的侧壁上则设置有余热回收所产低压饱和蒸汽进口,所述的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混合过热蒸汽出口,底部设置有排凝口。
进一步,所述的均汽管上开有多个均汽孔。且所述的均汽孔的直径相同。
且余热回收低压饱和蒸汽进口的压力≥0.2MPa,而外部热源过热蒸汽进口的温度≥2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接混气的方式来产生低压过热蒸汽,满足电炉、AOD炉余热回收的低压蒸汽供后续VD炉使用,一种过热蒸汽和一种低压饱和蒸汽在罐体内直接混合,然后进行蒸汽供给,且分配均匀,减小了两种介质在温度、压力不同的条件下,尤其是在大温差、大压差条件下混合时对系统产生的热冲击,使得供汽能连续、平稳,不消耗外部机械动力,且能有效提高余热回收利用率,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罐体 2、外部热源过热蒸汽进口 21、均汽管
3、余热回收所产低压饱和蒸汽进口 31、不锈钢丝网分配器
4、混合过热蒸汽出口 5、排凝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直接混气式过热蒸汽发生罐,包括罐体1、均汽管21和不锈钢丝网分配器31,所述的均汽管21横向设置在罐体1内部下端,且所述的均汽管21上开有多个直径相同的均汽孔,而所述的不锈钢丝网分配器31则横向设置于罐体1内部上端,且所述的均汽管21位置处的罐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外部热源过热蒸汽进口2,而所述的不锈钢丝网分配器31位置处的罐体1的侧壁上则设置有余热回收所产低压饱和蒸汽进口3,所述的罐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混合过热蒸汽出口4,底部设置有排凝口5。
其中,余热回收低压饱和蒸汽进口的压力≥0.2MPa,而外部热源过热蒸汽进口的温度≥26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外部的过热蒸汽通过外部热源过热蒸汽进口2进入到罐体1内的均气管21,而余热回收的低压饱和蒸汽则通过余热回收低压饱和蒸汽进口3进入到罐体1内的不锈钢丝网分配器31,所述的过热蒸汽与低压饱和蒸汽进行热量交换,然后,交换热量后的低压过热饱和蒸汽通过混合过热蒸汽出口4排出,供给到后续VD炉使用,而外部热源过热蒸汽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凝液从排凝口5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市华联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句容市华联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8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电主蒸汽超级管道热拔挤管嘴用局部加热炉
- 下一篇:纸页印刷二级热水回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