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可平衡气流结构的无插芯同轴光电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98460.0 | 申请日: | 2012-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玲;米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H04B10/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若华 |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平衡 气流 结构 无插芯 同轴 光电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光通信的无插芯结构的同轴光电组件,具体为一种具有可平衡气流结构的无插芯同轴光电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1所示,在光通信的同轴光电器件中,对于无插芯结构、同时使用闭口套筒1的同轴光电器件,为了平衡跳线插拔过程中封闭在同轴光电器件中的气流,会在外壳上开有小口作为出气口2,利用该出气口2保证跳线在插拔时气流的快速泄放,保证插拔一致性和方向性。但是,上述的开口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当将具有该开口的同轴光电组件安装到SFP(小型化热插拔)模块上时,如果不带尾塞,或带上尾塞且尾塞与光连接口处属于间隙配合时,在ROSA(光接收组件)内就形成了两端有开口的气流通道,在有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灰尘就可能进入ROSA中,从而污染透镜,降低产品性能。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更好的平衡气流,同时不降低产品性能的同轴光电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无插芯结构同轴光电组件中采用闭口套筒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平衡气流结构的无插芯同轴光电组件,通过采用该结构,可以使用非开口的金属件作为外壳,从而既能解决在跳线插拔时气流较快流动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能有效防止灰尘脏污进入器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平衡气流结构的无插芯同轴光电组件,包括光电TO-CAN、光电TO-CAN外壳和套筒外壳,还包括开口套筒,该开口套筒位于该套筒外壳内。所述的开口套筒的材料为工程塑料或陶瓷材料。所述的开口套筒与套筒外壳之间的连接为过盈配合。所述的光电TO-CAN同轴无缝焊接于光电TO-CAN外壳内部。所述的开口套筒为圆柱形套筒,侧壁具有纵向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为V型口或圆角口。所述的开口为方形口,该方形口的宽度d为1/8r~1/9r,r为圆筒形套筒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将开口套筒灵活应用于无插芯结构的同轴光电组件中,可以使外壳无需开出气口,进而杜绝了灰尘的进入,保证了产品性能;
2、本实用新型将开口套筒灵活应用于无插芯结构的同轴光电组件中,提供跳线插拔时气流流动的可靠空间,可以有效解决跳线快速插拔时气流无法有效流动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3、本实用新型将开口套筒灵活应用于无插芯结构的同轴光电组件中,可以使无插芯的同轴器件使用成品率得到充分提高;
4、本实用新型中实用的开口套筒的注塑及切割制作工艺非常成熟,本实用新型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同时不会额外增加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实用闭口套筒的同轴光电器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可平衡气流结构的无插芯同轴光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口套筒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开口套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闭口套筒;2-出气口;3-开口套筒;4-套筒外壳;5-光电TO-CAN外壳;6-光电TO-CAN。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平衡气流结构的无插芯同轴光电组件,该同轴光电组件采用无插芯结构的同轴光电组件,该同轴光电组件与现有技术中采用闭口套筒的无插芯结构的光电同轴组件的结构基本相同,包括光电TO-CAN6(TO CAN即Transistor Outline Can,晶体管外形的罐式封装管,简称罐式封装管;是一种专用的同轴外壳封装管,内部密封并用氮气保护,结构中一般含有透镜等玻璃材料)、光电TO-CAN外壳5和套筒外壳4,如图2所示,区别在于,还包括开口套筒3,而非采用闭口套筒1。该开口套筒3同轴装配于套筒外壳4内,为过盈配合。同时采用激光焊接工艺将光电TO-CAN6同轴无缝焊接于光电TO-CAN外壳5内部,同时,套筒外壳4与光电TO-CAN外壳5同轴连接,两者之间的连接端面采用激光焊接工艺进行无缝焊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开口套筒3的结构,既保证了跳线插拔时的方向性,又提供了气流快速流动的可靠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电信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8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力光纤到户的光电分离配线柜
- 下一篇:一种光缆束管纵向安全开剥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