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容触摸屏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98143.9 | 申请日: | 2012-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5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龙君;刘俊国;郝学光;段建民;张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王黎延;张振伟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容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容触摸屏。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容触摸屏大多数都是On-cell类型,即触摸面板设置于液晶屏之上,此种类型的触摸屏是指将电容触摸功能嵌入到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间。On-cell触摸屏的液晶面板的上表面和触摸面板的下表面之间会反射外来光线,导致On-cell触摸屏在室外等明亮环境下的可视性降低。此外,现有技术也已实现In-cell类型,即将触摸面板设置于液晶中的触摸屏,但这种类型的触摸屏是将电容触摸功能集成到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的玻璃基板上,工艺很难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容触摸屏,可解决现有On-cell触摸屏在明亮环境下可视性低的问题,且比现有In-cell触摸屏的制作工艺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电容触摸屏,包括隔垫物;所述隔垫物设置为电容体,所述电容体的两端各设置一层极板;所述触摸屏的TFT玻璃基板上设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电容体的两层极板分别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相正交,且相互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体被取向层包裹。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体为圆柱台或球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两层极板镀于所述电容体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两层极板为氧化铟锡ITO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两层极板之间为聚苯乙烯PS材料、或为抗压性强的高分子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两层极板在制作时已被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漏极平行;第二传感器与栅极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通过两者间设置的绝缘层相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感器与电容体的上层极板相连;所述第二传感器与电容体的下层极板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电容触摸屏,将支撑液晶盒的隔垫物设置为电容体,并在TFT的玻璃基板上设置两条相正交且相互绝缘的传感器,电容体两端设置的两个极板分别与两条传感器相连。本实用新型将隔垫物设置为电容体,所以起到了支撑液晶盒的作用;所述电容体在受到外力时,发生形变,电容也相应发生变化,两个传感器就能捕获到相关信息,得出触摸点的位置,因此实现了电容触摸功能。
此外,本实用新型只需在原有隔垫物两端设置两层极板,并在原TFT的玻璃基板上增设两条传感器,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工艺比现有技术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容触摸屏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电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TFT玻璃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容体;2、第一传感器(Sensors);3、第二传感器;4、栅极(Gate);5、漏极(Date);6、绝缘层(Insulator);7、取向层;8、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是:将支撑液晶盒的隔垫物设置为电容体,并在TFT的玻璃基板上设置两条相正交且相互绝缘的传感器,电容体两端设置的两个极板分别与两条传感器相连。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容触摸屏的截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电容体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述隔垫物也就是电容体1设置于由聚酰亚胺(PI)液构成的取向层7的内部,即被取向层7包裹;所述电容体1可设置为圆柱台或球体等立体结构,并在所述圆柱台或球体的上下两端各设置一层极板8,例如:镀上一层透明的氧化铟锡(ITO)材料,以形成电容体,两极板之间依然可采用原有的隔垫物材料,如聚苯乙烯(PS),当然,也可采用抗压比较强的高分子材料,以对电容体两端的极板进行保护。
其中,所述两层极板8在制作时就被充上电,这就可以根据电容体的高度、两极板间的距离、ITO的材质、以及两层极板上电荷的多少,来确定液晶屏未被按下时电容体的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81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