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联电感电容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6948.X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1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益;周丽华;郑俊轩;徐超;解琦;邹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日益电容器厂 |
主分类号: | H01G4/40 | 分类号: | H01G4/40;H01G4/22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柯奇君 |
地址: | 31530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电感 电容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感电容组合器件。
背景技术
现在的串联电感电容组件应用非常广泛,因其在电路中作为电容器的功能占主导地位,因此该元器件也叫串联电感的电容器。传统的这种串联电感电容组件都采用外置式的分立结构,即电感线圈用漆包线绕在电容元件的外部,但这种传统的串联电感电容组件存在体积大、外置电感线圈容易损坏,线圈易干扰易变形,电感参数不稳定等缺陷。针对这些缺陷,目前有一种非外置式、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一体安装在壳体内的串联电感电容组件逐步被推广。虽然目前这种串联电感电容组件克服了上述缺陷,但因其结构紧凑,致使其绝缘效果不好,尤其在电容素子发生故障时,缺乏很好的绝缘保护,易开裂或燃烧,易产生漏电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串联电感电容组件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具有双重绝缘保护,绝缘和阻燃效果好,能防止漏电的串联电感电容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串联电感电容组件,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绝缘填充料、热缩套管、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热缩套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浸没在绝缘填充料内;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串联并处在热缩套管内,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两极通过两根导线引出壳体外。作为优选,所述电容元件包括卷芯、素子、上电极端面和下电极端面,素子卷制在卷芯上,素子上下两端面分别连接上电极端面和下电极端面;所述电感元件包括漆包线绕制的电感线圈和绕线骨架,电感线圈绕在绕绕线骨架上;电感线圈上端伸出的一根漆包线连接引出壳体外的一根导线,下端伸出的另一根漆包线连接上电极端面,下电极端面连接引出壳体外的另一根导线,形成串联结构并紧凑合理。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串联电感电容组件,热缩套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浸没在绝缘填充料内,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串联并处在热缩套管内,即用热缩套管将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套住,热缩套管通过加热收缩变形,将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紧紧包裹在一起,与外侧绝缘隔开,绝缘效果好。绝缘填充料渗入热缩套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之间的各处空隙,将各部件固定并绝缘隔开,绝缘填充料和热缩套管使得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双重绝缘保护,绝缘和阻燃效果好,防止漏电。总之,该串联电感电容组件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具有双重绝缘保护,绝缘和阻燃效果好,有效防止漏电。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串联电感电容组件,包括壳体1和置于壳体内的绝缘填充料2、热缩套管9、电容元件、电感元件,壳体1是呈圆柱形的套筒,绝缘填充料2是含浸剂,本实施例可以选用绝缘和阻燃效果好的环氧树脂。热缩套管9、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浸没在绝缘填充料2内。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串联并处在热缩套管9内,电感元件处在电容元件上方,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两极通过两根导线8引出壳体1外,具体是上述电容元件包括卷芯3、素子4、上电极端面51和下电极端面52,素子4卷制在卷芯3上,素子4上下两端面分别连接上电极端面51和下电极端面52。电感元件包括漆包线绕制的电感线圈6和绕线骨架7,电感线圈6绕在绕绕线骨架7上。壳体1内侧从上至下的部件依次是引出壳体外1的两根导线8,绕线骨架7以及其上的电感线圈6,上电极端面51,素子4以及配装在素子4内侧的卷芯3,下电极端面52。因此上述电感线圈6上端伸出的一根漆包线连接引出壳体外的一根导线8,下端伸出的另一根漆包线连接电容元件的上电极端面51,电容元件的下电极端面52通过一根穿过卷芯3内侧的漆包线连接引出壳体外的另一根导线8。即电感元件上端连接导线8作为一极,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串联,电容元件下端的下电极端面52连接另一根导线8作为另一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日益电容器厂,未经慈溪市日益电容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69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透光效果的触控按键结构
- 下一篇:上模板与拉伸冲头的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