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的放气活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5068.0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6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庞增太;李景波;高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9/18 | 分类号: | F02C9/1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重型 燃气轮机 放气 活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燃机压气机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的放气活门结构。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而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燃机的性能及寿命。在燃气轮机启功过程中,为防止发动机喘振,需要依靠控制压气机级间压力,因此需要使用放气活门进行调节,目前,缺乏性能稳定的活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发动机稳定工作的范围,特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的放气活门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的放气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的放气活门结构包括,螺母1,衬套2,活塞杆3,螺钉4,活门壳体上部5,气体控制管路6,封严环7,活塞8,活门内壳体9,弹簧10,密封垫片11,活门壳体下部12;
其中:所述活门壳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活门壳体上部5由四段焊接而成,活门壳体上部5与活门壳体下部12间通过螺钉4连接,结合面处装有铜制密封垫片11,以保证腔体密封,气体控制管路6通过球形接头用螺帽与活门内壳体9进行连接;表面渗氮的衬套2装配在活门内壳体9内,活塞8在活门内壳体内能移动,活塞8与活门内壳体9之间装配用于气体封严的封严环7,活塞杆3与活塞8通过螺母1连接,中间加装用于提供活门回弹力的弹簧10;气体控制管路侧活门壳体上半部5的法兰边通过管路与排气间连接,另一侧与发动机连接。
当需要活门打开时,压缩空气系统通过控制信号将1.3MPa~1.4MPa的空气通过气体控制管路6引入气缸中推动活塞8并克服弹簧回复力来打开活门。活门关闭时通过控制信号泄放控制空气缸体中的空气,利用弹簧回复力使活塞杆回复到初始位置,停止放气。
活塞缸体与活门内壳体之间不能漏气,活塞杆3与活门内壳体9的接触面间需要进行密接度检查。
发动机启动过程中,系统提供活门起动信号,高压空气通过气体控制管路进入活门内壳体,高压空气推动活塞杆并克服弹簧回复力来打开活门。启动后需要关闭放气活门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气体控制管路的空气,释放控制空气缸体中的空气,利用弹簧回复力使活塞杆回复到初始位置,停止放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的放气活门结构,在发动机启动过程中,能够扩大发动机的喘振边界,提高发动机稳定工作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的放气活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的放气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于重型燃气轮机的放气活门结构包括,螺母1,衬套2,活塞杆3,螺钉4,活门壳体上部5,气体控制管路6,封严环7,活塞8,活门内壳体9,弹簧10,密封垫片11,活门壳体下部12;
其中:所述活门壳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活门壳体上部5由四段焊接而成,活门壳体上部5与活门壳体下部12间通过螺钉4连接,结合面处装有铜制密封垫片11,以保证腔体密封,气体控制管路6通过球形接头用螺帽与活门内壳体9进行连接;表面渗氮的衬套2装配在活门内壳体9内,活塞8在活门内壳体内能移动,活塞8与活门内壳体9之间装配用于气体封严的封严环7,活塞杆3与活塞8通过螺母1连接,中间加装用于提供活门回弹力的弹簧10;气体控制管路侧活门壳体上半部5的法兰边通过管路与排气间连接,另一侧与发动机连接。
当需要活门打开时,压缩空气系统通过控制信号将1.3MPa~1.4MPa的空气通过气体控制管路6引入气缸中推动活塞8并克服弹簧回复力来打开活门。活门关闭时通过控制信号泄放控制空气缸体中的空气,利用弹簧回复力使活塞杆回复到初始位置,停止放气。
活塞缸体与活门内壳体之间不能漏气,活塞杆3与活门内壳体9的接触面间需要进行密接度检查。发动机启动过程中,系统提供活门起动信号,高压空气通过气体控制管路进入活门内壳体,高压空气推动活塞杆并克服弹簧回复力来打开活门。启动后需要关闭放气活门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气体控制管路的空气,释放控制空气缸体中的空气,利用弹簧回复力使活塞杆回复到初始位置,停止放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5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