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4755.0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8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源;沙丽新;陆元春;陈雪枫;蔡亮;唐祖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1D2/02 | 分类号: | E01D2/02;E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混凝土 预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
背景技术
目前,刚性连接预制梁叠合梁的常规设计思路为:预制梁之间设置桥面板混凝土现浇段;预制梁吊装就位后,在现浇段内设置钢筋与预制梁上翼缘预留钢筋连接,浇筑现浇段混凝土后将多片梁连成整体;最后浇筑桥面铺装系。
如附图1所示的为传统预制梁结构示意图,钢筋2由梁体1的两侧面外露伸出。所以梁体1在预制时,为方便钢筋2伸出,必须按照钢筋2的位置在上翼缘侧模板上开洞,使得梁体1制作工艺比较繁琐。
在预制梁间距较小的情况下吊梁时,易出现梁间两侧外露的钢筋2冲突导致架梁不便的问题。同时,两侧外露钢筋容易划伤周围施工人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满足刚性连接预制梁施工要求,同时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包括带有上翼缘板的梁体和用于与桥面板现浇段连接的钢筋;所述钢筋设置在所述梁体上,所述钢筋部分外伸露出所述上翼缘板的上表面。
较优的,所述梁体为工字梁或T形梁。
较优的,所述钢筋为多个平行箍筋,垂直设置在所述梁体的上翼缘板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在预制时,在预制梁台座上将梁体钢筋绑扎成形,伸出梁体上翼缘板上表面的钢筋也一并绑扎完成;安装侧模板;由上而下浇注梁体混凝土;最后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模板即完成预制梁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避免了在梁体侧模板上开钢筋伸出洞,同时使得施工也更加方便快捷;预制梁结构上也更加紧凑,且克服了上述安全隐患同时吊装更加便捷。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预制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一具体实施例,包括用作梁体的工字梁1和用于与桥面板现浇段连接钢筋的箍筋2。
多个平行箍筋,垂直设置在工字梁1的上翼缘板3的上表面,箍筋2部分埋入工字梁1内,部分外伸露出工字梁1的上翼缘板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在预制时,在预制梁台座上将梁体钢筋绑扎成形,伸出梁体上翼缘板上表面的钢筋也一并绑扎完成;安装侧模板;由上而下浇注梁体混凝土;最后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模板即完成预制梁的制作。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应用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在侧模板上开钢筋伸出洞,同时使得施工也更加方便快捷;预制梁结构上也更加紧凑,且克服了上述安全隐患同时吊装更加便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例,所述的梁体还可以采用T形梁等。
所述用于与桥面板现浇段连接钢筋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钢筋。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4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跨度铁路上承式混凝土拱桥构造
- 下一篇: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