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稠油热采多功能辅助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4709.0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0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宋阳;于晓聪;刘锦;许俊岩;彭松良;曲绍刚;袁爱武;王智博;孙振宇;张福兴;邵恒玉;王磊;张成博;阚长宾;赵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稠油热采 多功能 辅助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稠油开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用于稠油热采井止常生产的稠油热采多功能辅助管柱。
背景技术
稠油井在热采过程中,尤其是蒸汽驱和SAGD(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简称SAGD)的开采初期以及蒸汽吞吐开采末期,原油粘度较高,为高效开采,需要配套降粘工艺;蒸汽吞吐转抽初期、蒸汽驱和SAGD开采末期,由于产液温度较高,致使抽油泵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会影响抽油泵的寿命,因此需要配套一定的降温工艺;稠油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油粘度高,往往伴随着出砂,甚至砂埋管柱,需要进行冲砂作业,恢复稠油井止常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井下温压状况,以及时进行工艺调整。因此,对于很多稠油生产井,需要解决降粘、降温、冲砂、温压监测等问题,而目前的稠油生产井往往只利用一趟管柱、一套工艺来解决一个问题,导致一些稠油井频繁作业,占用了生产时间,增加了注入蒸汽的热量损失,严重影响了稠油热采的经济效益。
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稠油热采多功能辅助管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稠油热采多功能辅助管柱,通过一次下入井下,可进行温压监测、降粘、降温及冲砂作业,从而有效减少管柱下入井内次数,简化作业工序。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稠油热采多功能辅助管柱,具包含有:一能竖直放置于油井内的外管柱,所述外管柱的底端连接有一冲砂笔尖;一能容置于所述外管柱中的内管柱,所述内管柱中内置有一电热偶,其底端则连接有一加重杆,其中,所述外管柱为一连续油管,而所述内管柱则为一毛细管。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稠油热采多功能辅助管柱,在一次下入井下后,可进行温压监测、降粘、降温及冲砂作业,从而有效减少管柱下入井内次数,简化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有利于保护举升管柱和抽油泵,提高蒸汽利用率以及稠油热采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稠油热采多功能辅助管柱放置于井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稠油热采多功能辅助管柱的使用参考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外管柱,11-冲砂笔尖,2-内管柱,21-加重杆,3-举升管柱,31-抽油泵,4-油井,41-测试口,5油管三通,51注液管线,6地面监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稠油热采多功能辅助管柱放置于井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稠油热采多功能辅助管柱的使用参考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稠油热采多功能辅助管柱,其包含有一外管柱1及一内管柱2。其中,所述外管柱1能竖直放置于油井内,其底端连接有一冲砂笔尖11,所述内管柱2能容置于所述外管柱1中,所述内管柱2中内置有一热电偶(图中未示出),其底端则连接有一加重杆21,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利用加重杆的重力作用,可使内管柱顺利下入外管柱中;其中,所述外管柱1优选为一连续油管,而所述内管柱2则为一毛细管。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使用中,将内管柱2放置在外管柱1内,并使外管柱1随举升管柱3下入油井4的井筒内,而冲砂笔尖11对应设置于举升管柱3底端的抽油泵31入口之下的20~30m处,另外,将外管柱1的上端穿出油井4井口处的测试口41,并与一油管三通5连接,以通过该油管三通5连接于一泵车(或地面管网),以通过泵车向外管柱内注液,即该油管三通5的第一端口与该外管柱的上端相连接,其第二端口通过注液管线51连接于泵车(图中未示出),需指出的是,由于该外管柱为连续油管,其穿出油井口的长度可达到为50m以上,具体长度可根据单井实际情况而定;所述内管柱2则经由该油管三通5的第一端口及第三端口,与一地面监测仪6相连接,以通过该地面监测仪6直接读取井下温压数据,其中,该油管三通的第三端口安装有半密封装置,在泵车向外管柱注液时,可防止液体由该第三端口流出,其中:
(1)在蒸汽吞吐转抽初期、蒸汽驱及SAGD开采末期,通过内管柱及地面监测仪,可实时监测井下温压。当产出液温度较高时,在地面通过泵车直接向外管柱内打入冷水,使冷水经由冲砂笔尖进入井下,并作用于井筒内的液体,达到降温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4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增韧的复合尼龙料
- 下一篇:一种复方沙棘双嘧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