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促进手臂静脉回流气枕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4656.2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1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田梅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手臂 静脉 回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促进手臂静脉回流气枕。
背景技术
经桡动脉CAG或PCI手术后,为防止桡动脉穿刺点出血,需要常规应用压迫器压迫桡动脉6-8h。但是在压迫动脉的同时,静脉同时也会受到压迫,长时间的压迫导致患者手臂出现出血肿胀、疼痛、紫绀、麻木等不适症状,严重者可因手术操作、患者本身、用药等各种原因导致前臂肿胀、穿刺口出现、压力性水泡等症状,此时最无创有效的方法是抬高患者肢体。
如何更为安全舒适的提高患者的患肢,为患者设计一种安全舒适的支撑装置非常必要。临床实践中,CAG或PCI手术后,患者通常没有合适的用具支撑需要抬高的患肢,因此,护士通常借用针头支撑,或者用纱布等将患者的手臂吊在输液架上,做成临时的支撑装置。但这些做法不仅无法保证患者的舒适及患肢的安全,病房环境也不美观。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能够促进患者手臂静脉回流的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促进手臂静脉回流气枕,为三棱柱形,包括五个面,其中一个面为斜面,一个面为底面,另外三个面为侧面并均与所述底面垂直,所述气枕内还设有两个将所述气枕分隔成三个独立气囊的内斜面;所述内斜面的一条边与底面的一条边连接,内斜面的另外三条边分别与所述气枕的三个侧面的内壁连接;所述气枕还包括三个充放气孔,每个充放气孔与一个所述气囊连通。
较优的,所述两个内斜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分别为25°~35°和40°~50°,气枕表面的斜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55°~65°。
更优的,所述两个内斜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气枕表面的斜面与所述底面的夹角为60°。
较优的,所述气枕表面的斜面上设有垂直于三棱柱侧棱方向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手臂静脉回流气枕在使用时,通过空气压缩机等充气装置,从气枕的充放气孔处进行充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气枕被两个内斜面分割成了三个独立的气囊,因此,可以考虑患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充气高度,例如可以只充一个气囊,或者充两个气囊,当充三个气囊时气枕高度达到最高;在不使用的时候,将气囊内的空气放干净,气枕可以收缩成一个很小的体积,节省空间,方便携带和收纳;并且在本实用新型较优的实施方式中,气枕的斜面处均设有凹槽,可以更好的固定患者的肢体。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手臂静脉回流气枕具有高度可调,适合不同要求的患者需求,使用方便,易于携带和收纳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促进手臂静脉回流气枕结构示意图
图2:促进手臂静脉回流气枕结构示意图
1.气枕acef.斜面efbd.底面abf、acdb、dec侧面ghef、mnef.内斜面 2.气囊 3.充放气孔 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手臂静脉回流气枕可以如图1所示,气枕1为三棱柱形,包括五个面,其中一个面为斜面acef,一个面为底面efbd,另外三个面为侧面abf、acdb、dec并均与底面efbd垂直,气枕1内还设有两个将气枕1分隔成三个独立气囊2的内斜面ghef、mnef;内斜面ghef、mnef的一条边与底面efbd的一条边连接,内斜面ghef、mnef的另外三条边分别与气枕1的三个侧面abf、acdb、dec的内壁连接;气枕1还包括三个充放气孔3,每个充放气孔3与一个气囊2连通。两个内斜面ghef、mnef与底面efbd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气枕1表面的斜面acef与底面efbd的夹角为60°。
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手臂静脉回流气枕可以如图2所示,气枕1为三棱柱形,包括五个面,五个面与前一实施方式相同,气枕1内还设有两个将气枕1分隔成三个独立气囊2的内斜面;气枕1还包括三个充放气孔3,每个充放气孔3与一个气囊2连通。两个内斜面与底面的夹角分别为35°和50°,气枕1表面的斜面与底面的夹角为65°;气枕1表面的斜面上设有垂直于三棱柱侧棱方向的凹槽10。
使用时,通过空气压缩机等充气装置,从气枕的充放气孔处进行充气。可以考虑患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充气高度,例如可以只充一个气囊,或者充两个气囊,当充三个气囊时气枕高度达到最高;在不使用的时候,将气囊内的空气放干净,气枕可以收缩成一个很小的体积,并且在本实用新型较优的实施方式中,气枕外表面的斜面处设有凹槽,可以更好的固定患者的肢体(图2)。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促进手臂静脉回流气枕具有高度可调,适合不同要求的患者需求,使用方便,易于携带和收纳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未经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4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