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浮顶用机械式双层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4010.4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5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周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振兴集团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46 | 分类号: | B65D88/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用 机械式 双层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浮顶用机械式双层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行业的各种铝制或钢制内浮顶,都安装有周边密封装置,其密封装置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浮盘与储罐间的环形间隙间的油气挥发,并具备一定的伸缩性可防止内浮盘卡盘现象。目前常用的结构有弹性泡沫密封、舌形密封等,如图1所示,由一整条橡胶带,包裹填充软泡沫塑料块,用螺栓安装在浮盘与罐壁的环形间隙中。填充软泡沫塑料块的弹性较大,可实现浮盘与罐壁间隙发生变化时有良好的补偿性,以达到密封的效果,减少油品挥发。由于橡胶带容易接触到液体,使用久了加剧其老化甚至开裂,使橡胶包裹的泡沫塑料填充块直接或间接吸油,导致密封失效。
其安装于内浮顶的外圈,与储罐的内壁之间的环形间隙内,可防止该处的油气挥发,同时可保证该装置与浮盘上下移动,不与罐壁卡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浮顶用机械式双层密封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内浮顶用机械式双层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罐壁上贴合有钢制密封圈板,密封圈板与浮盘间设有密封橡胶皮,密封橡胶皮内缘与浮盘固定连接,密封橡胶皮外缘固定于密封圈板上,密封橡胶皮的上方设有舌形胶带,舌形胶带安装于垫高梁上,密封圈板和浮盘之间设有铰链连接机构和弹性机构,铰链连接机构包括支架、长杆、固定架、调节板和短杆,铰链连杆机构其一端通过圆柱销固定于支架上,支架用螺栓固定于密封圈板上,铰链连杆机构的另一端用螺栓通过调节板固定于浮盘的外圈梁上,弹性机构由外套管和内套管相套,中间放置压缩弹簧,外套管固定于密封圈板上,内套管用螺栓固定于浮盘的外圈梁上,密封圈板与罐壁贴合,按照罐壁的圆弧为基础,围成一圈,采用不锈钢材质,不易磨损,延长其寿命。
优选地:密封橡胶皮的形状为环形。
优选地:舌形胶带的材料为弹性橡胶,舌形胶带的形状为圆环形,安装于浮盘上,其舌形胶带的外圈搭接于罐内壁,其固定于浮盘上的垫高梁上,以方便舌形胶带的上下翻转。
优选地:密封橡胶皮通过环形压板压紧固定于密封圈板和浮盘上,使产品的使用寿命更长久。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机械式双层密封装置的主要零部件和紧固件均采用优质不锈钢材质,材料本身具有抗腐蚀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同时该装置配备了双层密封,其密封效果较以往大大提高,从而使油气挥发损耗降低,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用于内浮顶的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壁,2浮盘,3囊式胶囊,4软泡沫塑料块。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浮顶用机械式双层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5舌形胶带,6垫高梁,7密封橡胶皮,8支架,9调节板,10长杆,11短杆,12固定架,13弹簧,14内套管,15外套管,16密封圈板。
具体实施方式
内浮顶用机械式双层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罐壁1上贴合有钢制密封圈板16,密封圈板16与浮盘2间设有密封橡胶皮7,密封橡胶皮7内缘与浮盘2固定连接,密封橡胶皮7外缘固定于密封圈板16上,密封橡胶皮7的上方设有舌形胶带5,舌形胶带5安装于垫高梁6上,密封圈板16和浮盘2之间设有铰链连接机构和弹性机构,铰链连接机构包括支架8、长杆10、固定架12、调节板9和短杆11,铰链连杆机构其一端通过圆柱销固定于支架8上,支架8用螺栓固定于密封圈板16上,铰链连杆机构的另一端用螺栓通过调节板9固定于浮盘2的外圈梁上,当浮盘向一侧平移时其密封圈板带动长杆10沿着固定架下方的长腰孔上下移动,起到调节导向作用。弹性机构由外套管15和内套管14相套,中间放置压缩弹簧13,外套管15固定于密封圈板16上,内套管14用螺栓固定于浮盘2的外圈梁上,当浮盘2发生偏移时通过弹性机构将浮盘2复位,以保证储罐1与浮盘2之间的相对间隙,使该机械式双层密封装置能起到理想的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振兴集团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振兴集团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40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晚间能照明开门的钥匙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七巧板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