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射式均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3940.8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3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林海;肖志涛;刘业明;杨超;韩达;权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4 | 分类号: | B01F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均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喷射式均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低浓度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批次不同的原因,为保证生产供料和销售供货的产品质量平稳可靠,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均质设备对原料和成品进行均质。比较普遍使用的均质设备有:
(1)机械搅拌式:此种方式需要在罐组内部安装一组搅拌装置,通过机械的旋转带动桨叶旋转,从而使物料在罐组内产生湍流,达到均质的效果。其优点是均质效果好;缺点是只能在容积小于100M3的罐组内使用,100M3以上大罐组的搅拌装置不易制造和安装。同时此种均质方式耗能较大,机械较复杂,容易出故障、难检修;
(2)泵式循环方式:在罐组之外安装一台循环泵,利用泵的输送,将罐组内的物料由底部抽出,再由罐组顶部输入,达到均质目的;其优点是能耗小易检修,均质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缺点是无法使物料达到湍流状态,因此均质效果不佳;
(3)插入式均质混合器:在罐组外壁不同高度处,分别插入安装几组均质混合器,达到均质目的。其优点是功耗相对于搅拌式小很多,均质效果较好。缺点是安装复杂,罐组泄漏点增多,检修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喷射式均质装置,采用循环泵加内部喷射管的形式,对于低浓度的物料,均质效果极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喷射式均质装置,包括均质罐组本体,其特征是:所述均质罐组本体内底部安装有一条循环喷射管道,所述循环喷射管道进口与置于均质罐组本体外的循环泵连接,所述循环喷射管道上设有喷射孔。
所述循环喷射管道一端头固接盲板,循环喷射管呈一端盲管。
所述喷射孔的均布在循环喷射管道壁上。
所述喷射孔的数量为四对八个,每对喷射孔呈45°角倾斜向上。
所述循环泵采用离心循环泵。
有益效果:克服了常规应用均值装置的诸多不足之处,投入小,只需增加一台循环泵和相应插入罐组内的管道。即可实现密闭环境中的均质目的。其耗能小,与泵式循环方式相当;均质过程在密闭环境中进行,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容易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喷射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面图。
图中:1、均质罐组本体,2、循环喷射管道,3、循环泵,4、喷射孔,5、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详见附图,一种喷射式均质装置,包括均质罐组本体1,所述均质罐组本体内底部安装有一条循环喷射管道2,所述循环喷射管道进口与置于均质罐组本体外的循环泵3连接,所述循环喷射管道上设有喷射孔4。所述循环喷射管道一端头固接盲板5,循环喷射管呈一端盲管。所述喷射孔的均布在循环喷射管道壁上。所述喷射孔的数量为四对八个,每对喷射孔呈45°角倾斜向上。所述循环泵采用离心循环泵,离心循环泵进口与均质罐组本体出料口连接,泵的出口与均质罐组本体进料口连接。
循环喷射管道采用不锈钢管,管径4”。喷射孔孔径Φ24。
经过整体验证,对于低浓度的物料,均质效果极佳;由于喷射管在液面之下,因此可对极易发泡的物料进行均质,避免了其它均质方式造成的物料在均质过程中发泡冒罐的危险。
《低浓度储罐物料均质有效性验证报告》
1.有效性验证的目的和范围
背景:大港工厂新建250M3低浓度储罐4个,均质的方式:储罐底部喷射循环。
目的: 通过均质试验的均质验证确定储罐中物料的均质时间。
适用范围:
适用于低浓度产品(SLS-29和SLSS-28)的均质
2.有效性验证的结果和成功标准
2.1本次验证产品详情:
物料来源:广州立智工厂生产的产品,
产品名称:SLS
产品数量:200吨(包括两种不同活性物含量的同一种产品各100吨)
运输方式:汽运ISOtank
2.2产品品质详情:
2.3验证过程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3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