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恒温三通暖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3204.2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7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华;郑开省;陈世伟;郑盛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洋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F16K31/60;F16K37/00;F16K31/64;F16K41/0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恒温 三通 暖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控制阀门,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恒温三通暖气阀。
背景技术
目前,采暖系统的热介质一般为水,在单管供暖循环的模式中,由于热水自顶层向下逐层串联流动,经多层的热交换,流至底层热质温度递减,出现顶层室温过高,而底层室温偏低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通常在散热器上安装与之并联的旁通管和采暖三通阀,通过采暖三通阀分流热水以控制进入散热器的流量,达到上下室温均衡的目的。
现有的采暖三通阀主要采用球型三通阀,通过控制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流量大小来达到控制室温高低的目的,这种球型三通阀其出水流量的调节必需手动调节,不能根据暖气房间里的温度自动调节热水流量的大小,操作较麻烦,温度控制不精确,无法达到上、下室温的均衡,使用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低层室温偏低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根据室温自动调节水流量的自动恒温三通暖气阀。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自动恒温三通暖气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上方的阀盖及设于阀体内控制各出水口热水流量大小的阀芯组件, 所述阀体具有一个进水口、一个与阀体进水口同轴设置的水平出水口及一个与阀体进水口垂直设置的垂直出水口,所述阀体内进水口与各出水口之间的交邻处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水平出口阀座与垂直出口阀座,所述阀芯组件包括压帽、阀杆、水平出口启闭密封座、垂直出口启闭密封座及复位弹簧,所述阀盖上部开有容腔,所述压帽设于阀盖上方,所述水平出口启闭密封座可开合的设于水平出口阀座上,所述垂直出口启闭密封座可开合的设于垂直出口阀座上,所述阀杆的一端穿过压帽及阀盖依次与阀体内的水平出口启闭密封座及垂直出口启闭密封座固连,所述复位弹簧设于阀盖位于压帽下方的容腔内所述阀杆的圆周外侧壁上,所述阀杆位于复位弹簧靠近压帽那一自由端的上方设有控制复位弹簧伸缩的开口卡环,所述阀杆的自由端上还设有控制其上、下运动的自动恒温控制器。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自动恒温控制器包括连接座、温度调节手轮、内装有感温介质的感温装置及受感温装置控制的压杆,所述连接座的一端通过活接螺母可拆装的设于阀体上方,所述温度调节手轮套设于连接座上方并与连接座螺纹连接,所述感温装置设于温度调节手轮内上方,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感温装置活动连接,另一端设于连接座内,所述压杆位于连接座内的那一自由端上固设有挡肩,所述挡肩与连接座之间设有周向定位装置,所述挡肩上还吊接有压套,所述压套内设有温控弹簧,所述温控弹簧的一端抵制于挡肩的下端,所述压套远离挡肩的那一端固设有顶头芯子,所述顶头芯子与阀杆的自由端抵触连接,所述连接座靠近阀体那一端的内侧设有弹簧安放槽,所述弹簧安放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制于挡肩的下端。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周向定位装置是在挡肩的外侧均布有卡槽,在连接座的内侧均布有与挡肩各卡槽相对应的突起限位条。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温度调节手轮靠近阀体那一自由端的圆周外侧上标有开度数值,所述连接座与开度数值相对应的圆周外侧壁上设有指示卡环,所述指针套的圆周外侧设有开度指针。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杆与阀盖之间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O型密封圈。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杆位于O型密封圈的上方还套设有铜垫片,所述铜垫片的直径大于O型密封圈的直径,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制于铜垫片上方。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压帽与阀盖之间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上O型密封圈。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盖与压帽之间还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阀杆上, 所述套筒的一端位于上O型圈的下方,另一端位于铜垫片的上方。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体水平出水口与垂直出水口的自由端分别通过连接帽活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自由端上设有与管道连接的内螺纹或外螺纹,所述连接帽与连接管之间设有密封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洋铜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洋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32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