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网末端直流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2976.4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7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加;王维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维加;王维毅;刘贵生 |
主分类号: | H02J1/00 | 分类号: | H02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地址: | 1026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末端 直流 供电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网末端直流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到目前为止国内的供电网络在末端进入入户的供电方式都采用低压交流供电,常用的有380V/50Hz和220V/50Hz,而国外的也大都使用交流供电模式,例如美国采用110V/60Hz的交流供电。采用交流供电的方式,可以通过变压器方便的将高压交流电转换为低压交流电,减少供电线路的线损,同时满足不同家用电器和照明设备的需要。但随着照明技术、家用电器的发展以及智能化用电的需要,交流供电在低压入户供电中显露出的缺点越来越明显,具体的有:交流在电压变换时效率低,转换过程中损耗较大;交流在容性和感性负载的情况下,由于功率因子的存在,损耗较大;现在的家用电器和照明装置几乎都是直流设备,都需要交流到直流的转换,交流转直流增加了设备成本;交流电频率的变化对很多无线电、音响和放大等设备均会构成干扰;交流的传统照明对人的视力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交流电在低压入户供电中出现的种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网末端直流供电系统。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网末端直流供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采电端,与采电端连接的转换器,分别与采电端和转换器连接的供电端以及与供电端连接的负载端。本技术方案中,采电端接入供电网络从供电网络中获取电能,当供电端采集到的电能是交流电时,交流电通过转换器转换为直流电输送到供电端,由供电端向用电设备输出直流电能;如果采电端获取的电能是直流电,则采电端将电能直接供给供电端向用电设备输出直流电能。
所述转换器为交流-直流转换器。本技术方案针对国内以及国际上大部分电网所设计,采用比较通用的AC-DC转换模块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入户的直流电,供电性能稳定,节约制造成本,便于大量生产。
所述负载端包括负载电器和与负载电器连接的变压模块,变压模块与供电端相连接。本技术方案中,在负载端端加装变压模块,供电端输出的直流电时如果是输出220V/380V的入户电压,则变压模块根据负责电器的实际情况将电压转变为负载电器实际需要的电压后再输入负载电器; 如果输出的直流电电压已经比较低(48V-60V),可以供给负载电器直接使用,则变压模块则将电压进行稳压后输送给负载电器进行使用,保证供电的安全。本技术方案不用再在电器中加装变压设备,节约了电器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根据目前电器以及低压交流供电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弥补了现行的交流供电网络在接入用户使用时的各种缺陷,同时兼容最新的直流供电网络,节省了电能在输送中的损耗,节省了能源,提高了电能利用率。同时,交流电由于不能储存,在用电低峰多余的电力只能浪费掉,而直流电则可以储存,相对交流电更加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网末端直流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采电端,与采电端连接的变压器,与变压器连接的转换器,分别与变压器以及转换器连接的供电端。所述转换器为交流-直流转换器。所述负载端包括负载电器和与负载电器连接的变压模块,变压模块与供电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由供电网获取电能,如果是交流电则通过转换器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后由供电端供给用户使用;如果是直流电,则采电端直接将电能输送到供电端向用户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维加;王维毅;刘贵生,未经王维加;王维毅;刘贵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2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式卧室电视机柜
- 下一篇:一种门的拼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