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变速毂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2672.8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9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37/12;F16H5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佳斐;蔡胜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变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车辆变速毂,尤其指一种可减轻变速毂重量且节省空间的车辆变速毂。
背景技术
在全地型机动车辆的引擎中设有一换档机构,所述换档机构包含一曲轴箱及一与曲轴箱连接的传动箱,该曲轴箱包含一换档轴、一变速毂、一定位件、一拨叉组件及一档位齿轮组件,其中,该换档轴连接变速毂,该变速毂与定位件作动上配合并连接于拨叉组件,而拨叉组件进一步连接档位齿轮组件。
该换档轴上设有一换档齿轮,如图7所示,该变速毂20包含一轴杆21、一凸轮件26及一驱动齿轮27,该轴杆包含一本体211及分设于本体211二端面的第一杆部212及第二杆部213,该凸轮件26及驱动齿轮27分别以其轴孔套设于第一杆部212及第二杆部213,该驱动齿轮27系以一定位杆偏离其轴孔地穿设其一侧,并将之固定于本体211侧端且与换档轴上的换档齿轮啮合;该本体21上形成复数环状排列的定位沟槽22、一第一变速沟槽23、一与第一变速沟槽23呈间隔排列的变速沟槽24,以及介于第一变速沟槽23及第二变速沟槽24之间的通孔25,所述定位沟槽22位于本体211上邻近于驱动齿轮27的一端,系供定位件30以其具定位滚珠31的一端抵靠其中。
透过换档轴的换档齿轮可导引驱动齿轮27运转,藉此使变速毂20的轴杆21随之转动,且利用轴杆21上形成的第一变速沟槽23与第二变速沟槽24各点的距离不同,而能改变拨叉组件所包含的二拨叉的相对位置,进而控制档位齿轮组件的换档作业,以利切换引擎的运转速度。
然上述中,该变速毂20上与定位件30相配合的定位沟槽22系透过加工刀具将的切割成形于轴杆21的本体211侧端,却使定位沟槽22相对于 驱动齿轮27的另一端产生一段无效部221,所述无效部221及第二变速沟槽24至无效部221之间的整段距离,令换档齿轮配合驱动齿轮27的位置,需较实际上需要的远,引擎外壳体所占体积亦较大,由此可知,第二变速沟槽24至无效部一段空间对整体换档作业不仅无法提供任何作用,亦增加了车辆引擎的重量及体积。
另参考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165387的「齿轮箱换档位置信号取出装置」专利案,请参阅该专利案的图4所示,其亦是透过变速凸轮带动变速毂转动,并利用变速毂上一体成形的凸轮沟槽控制拨叉枢轴作动,进而影响主动齿轮组的运转,然而,为能使变速毂利用轴承转动,变速凸轮及变速毂之间需另增加一段轴杆部,并以该轴杆部相对于变速毂的另一端连接于变速凸轮,可发现因该变速凸轮与变速毂非紧密地靠合,且变速毂上并未将无效区域以最精简方式省略,仍造成整体空间浪费及徒增无谓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变速毂,希藉此实用新型,改善目前变速毂徒增一些不必要的体积或重量,结果增加引擎整体的体积及重量等问题。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速毂系用以设置于车辆换档轴的换档齿轮及拨叉组件之间,其包含:
一轴杆,该轴杆包含一本体以及分别设于本体二端面的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该本体上形成一第一变速沟槽、一与第一变速沟槽呈间隔排列的第二变速沟槽;
一凸轮,系套设并固定于轴杆的第一杆部;
一定位凸轮,其具有一第一轴孔及复数环状排列的定位沟槽,该定位凸轮以其第一轴孔套设固定于轴杆的第二杆部;以及
一驱动齿轮,其具有一第二轴孔,该驱动齿轮以其第二轴孔套设固定于轴杆的第二杆部上且位于定位凸轮外侧,该驱动齿轮用以与所述换档齿轮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定位凸轮与本体设有第二杆部的端面相接触,该定位凸轮位于第一轴孔外侧具有第一穿孔,该驱动齿轮位于第 二轴孔外侧具有一相应于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以及该轴杆的本体邻近第二杆部的一侧具有一相应于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的固定孔;所述变速毂以一定位杆依序穿设驱动齿轮的第二穿孔、定位凸轮的第一穿孔及本体的固定孔,并将定位凸轮固设于本体及驱动齿轮之间。
经由以上所述可得知,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速毂系利用上述定位凸轮,取代目前变速毂直接于本体上加工成形的定位槽,藉此省略多余不必要的区域,以此作法即可缩短轴杆的整体长度,并可移近换档齿轮配合驱动齿轮的位置,使引擎外壳体所占的体积缩小并减轻整体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速毂及定位件配合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速毂及定位件配合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辆变速毂的较佳实施例中,其设置于换档机构中的立体参考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2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混凝土泵车的搅拌轴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止被芯内羽绒游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