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源保护电路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2627.2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7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顾永德;苏周;郝建强;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硕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4 | 分类号: | H02H3/24;H02H3/20;H02H3/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保护 电路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源保护电路模块。
背景技术
电源电压输入保护是电源电路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其中三项指标是输入必须具备的功能,包括过压保护、欠压保护以及限功率保护功能。
目前,最常用的电源电路的保护电路,是采用比较器对采样电压与给定参考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过压或欠压。但是,现有的保护电路采用比较器实现,实现成本较高,且外围电路复杂,电路参数设计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路结构简单、实用且便于模块化封装的电源保护电路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源保护电路模块,包括封装在一个电路模块中的电源输入电路、欠压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和限功率保护电路,且欠压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和限功率保护电路并联连接在电源输入电路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模块包括5个管脚,分别是:输入电压VI+的管脚、VCC、GND、欠压/过压保护信号的管脚OFF、限功率保护信号的管脚VAC_LIM。
其中,所述电源输入电路包括:串接的二极管D1与降压电路;以及连接降压电路两末端的滤波电容。
其中,所述降压电路包括串接的两个降压电阻R1和R2。
其中,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具体包括:比较器U2,其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入电路的输出端;P型晶体管Q1,其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4连接VCC、基极连接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且P型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该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管脚OFF。
其中,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具体包括:连接在比较器U2的输入端与地之间的滤波电容C5和C27。
其中,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具体包括:比较器U1,其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入电路的输出端;N型晶体管Q3,其集电极接地、发射极通过电阻R5连接VCC、基极连接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且N型晶体管Q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该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管脚OFF。
其中,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具体还包括:连接在比较器U1的输入端与地之间的滤波电容C15和C29。
其中,所述限功率保护电路包括:比较器U3,其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入电路的输出端;P型晶体管Q4,其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电阻R6连接VCC、基极连接比较器U3的输出端;且P型晶体管Q4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该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管脚OFF。
其中,所述限功率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在比较器U3的输入端与地之间的滤波电容C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源保护电路模块,当出现欠压、过压或限功率保护的故障瞬间,控制将管脚OFF或管脚VAC_LIM保护引脚拉低,关断后级电路,当故障消除后可以自动恢复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简单实用,不仅可以应用交流输入电压保护设计中,同时可以用在直流电压、电流、温度等保护中;可以采用单路保护,两路保护和三路保护,电位器参数稍微修改,可以应用在其它需要保护的电路中非常方便,另外电路设计非常方便一个独立小模块可以任意放置即可满足保护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实用且便于模块化封装的电源保护电路模块,其将电源输入电路、欠压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和限功率保护电路封装在一个电路模块中,该模块的外围仅需要5个引脚,包括输入电压VI+、VCC(一般为+5V直流电源)、GND、欠压/过压保护信号OFF(或管脚OFF)、限功率保护信号VAC_LIM(或管脚VAC_LIM)。
结合图2所示(图2中+5V均指VCC),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后为输入电压VI+,输入电压VI+经过电源输入电路分别传给欠压保护电路、过压保护电路和限功率保护电路。
其中,电源输入电路包括:串接的二极管D1与降压电路;以及连接降压电路两末端的滤波电容C20和C3。其中,降压电路包括串接的降压电阻R1和R2。输入电压VI+经过二极管D1,通过降压电阻R1、R2后电压降低后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硕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茂硕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2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石墨型避雷装置
- 下一篇:矿用本安型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