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鲜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1844.X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3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日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5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鲜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箱,特别是一种利用高压静电技术的保鲜冰箱。
背景技术
一般家用电冰箱包括一个冷冻室和(或)一个冷藏室,通过制冷装置使冰箱内部各个间室保持一个较低的温度水平,而这个较低的温度抑制了食物内腐败细菌对其的损害,同时也抑制了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从而保证了存储食物的新鲜。
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可以抑制食物的保鲜效果,但是为了使食物保鲜效果更好,在冰箱内增设一定的装置,在低温保鲜的基础上,达到保鲜效果长,效果更好的目的。
一、目前常用的保鲜技术从电冰箱主体上达到保鲜功能的技术有以下几种:
1.分区保鲜技术,冷藏箱或冷冻室技术原理是通过降低冷藏室的温度延长食物的保质时间并密闭减少水分流失。冷藏冷冻冰箱的技术原理是冷藏、冷冻温区分开,率先在冷冻室内采用温度变动小的“保霜冷冻”技术,并通过密封冷冻食品的水分使附着在食品上的霜量减至过去的1/4,使由于霜导致冷冻食品的劣化化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目前三温区保鲜、四温区保鲜甚至更多温区的冰箱不断推出,丰富和满足了按照不同食品的适宜保鲜温度,进行保鲜的需求,目前,分区保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2.系统温控保鲜技术。从机械温控技术到电脑温控技术,从单循环制冷温控技术到双循环、多循环温控技术,从直冷温控技术到直冷、风冷混合温控技术,都是通过对冰箱制冷管路系统的优化来实现低温控制和温差上下波动的减小。
3.压缩机驱动温控保鲜技术。从定频压缩机驱动到直流变频压缩机驱动再到矢量变频压缩机驱动,基于冰箱制冷保鲜“心脏”的技术升级带来保鲜效果的大幅度飞跃。变频的保鲜效果:变频冰箱比普通冰箱的箱内温差小,对食品保鲜更加有利;变频冰箱由于可以进行4000转以上的高频运转达到快速冷冻,速冻较普通冰箱提升4~5倍,在速冷时将排放约-40℃的冷气,使食品中所含水分迅速通过最易冷冻的温度带——“最大冰结晶生成带”,使食品细胞中的水保持小冰结晶状态,减少细胞破坏从而防止解冻时美味成分通过水滴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的带高压静电保鲜技术的保鲜冰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鲜冰箱,主要包括冷藏室、冷冻室和压缩机部件,冷冻室的下部设有压缩机部件,冷藏室内从上到下设有第一层层架、第二层层架和第三层层架,第一层层架、第二层层架及第三层层架分别通过连接线I、连接线II及连接线III,与高压静电发生控制器连通。
所述第一层层架、第二层层架和第三层层架的层架基体上设有导电膜。
所述层架基体的边缘设有绝缘材料。
所述冷藏室的侧壁设有碰触开关。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压静电发生控制器 产生高压静电,能够有效地利用家用电冰箱冷藏室相对低温的环境,在高压静电的作用下,抑制瓜果蔬菜内的酶的活性和细菌的蛋白酶活性。同时高压静电产生臭氧,有效分解冷藏室内的乙烯,防止瓜果蔬菜被催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高压静电连接线路图;
图4是层架结构示意图1;
图5是层架结构示意图2;
图6是碰触开关爆炸示意图。
其中,第一层层架1,第二层层架2,第三层层架3,接连线I4,连接线II5,连接线III6,冷冻室7,碰触开关8,冷藏室9,压缩机部件10,高压静电发生控制器11,绝缘材料12,层架基体13,导电膜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日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日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18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