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工地多功能移动棚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1727.3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1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叶荣源;赵伦洪;高宝俭;温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瞿网兰 |
地址: | 21002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工地 多功能 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护用品,尤其是一种可在建筑工地使用的既能作为移动操作间又能作为防雨、遮阳、防高空坠物的、能移动的简易工棚,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工地多功能移动棚。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地上进行钢筋加工、木工制作等大多在露天进行,操作人员不仅要长期暴露在日晒下,而且雨、雪天气有可能无法操作。由于是露天作业,操作人员还可能受到来自工地的小型高空物体的抛砸,影响安全。而搭建临时工棚又存在投资大,工程结束后需要拆除,浪费大等问题,对此目前尚无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建筑工地因缺乏合适的工棚,给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造成影响的问题,设计的一种可重复利用、可随工地的变迁而随时转移的建筑工地多功能移动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工地多功能移动棚,其特征是它包括人字形屋顶支架⑴和移动支架2,所述的移动支架2由四根立柱3、上框架4和下框架5组成,上框架4安装在四根立柱3的上端,四根立柱3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6,下框架5安装在四根立柱3的下部并围成一个带有开口的框架结构;所述的人字形屋顶支架1安装在上框架4上, 在人字形屋顶支架1上安装有遮阳防雨片7。
所述的遮阳防雨片7为彩钢瓦或石棉瓦。
在上框架4和下框架5之间设有隔档层8,隔档层8离地面的高度不小于2米。
所述的隔档层由隔档框架801、横档802及垫板803组成,隔档框架与四根立柱相连,横档安装在隔档框架上,垫板铺设在横档上,垫板可用废旧木模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可根据需要随时移动到合适的场地供施工人员使用,可使施工人员免受日晒和雨雪的侵袭,大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等级,扩大了工作的适应性,尤其是可防止高空坠物对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的威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建筑工地多功能移动棚,它包括人字形屋顶支架1和移动支架2,所述的移动支架2由四根立柱3、上框架4和下框架5组成,上框架4安装在四根立柱3的上端,四根立柱3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6,下框架5安装在四根立柱3的下部并围成一个带有开口的框架结构;所述的人字形屋顶支架1安装在上框架4上, 在人字形屋顶支架1上安装有用彩钢瓦或石棉瓦制作的遮阳防雨片7。为了提高安全性,在具体实施时,还可在上框架4和下框架5之间设隔档层8,隔档层由隔档框架801、横档802及垫板803组成,隔档框架与四根立柱相连,横档安装在隔档框架上,垫板铺设在横档上,垫板可用废旧木模板制成,隔档层8离地面的高度至少应大于正常人体高度,但以2米以上为最佳。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1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子母式可分格快餐盒
- 下一篇:一种新型雨伞骨及应用该雨伞骨的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