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1553.0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7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汪颖;严小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学东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脸的遮罩,尤其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作为一种防护用品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现有的口罩主要包括一片状的口罩主体和耳挂,口罩主体为多层布料具有过滤作用,通过耳挂固定在脸部,遮挡在使用者口鼻前起到阻挡空气中的粉尘和使用者飞唾等,保护使用者呼吸道和防止疾病传播。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人体脸部构造特别是鼻梁轮廓导致口罩上边缘和面部贴合困难,经常在使用中松开,使呼出的气体从口罩上边缘流出,冲到眼睛或者在眼镜上凝结成水汽造成不便。一位通过勒紧耳挂,解决此问题则会使耳朵后部被勒紧而引起不适。
中国授权公告号:CN 202050967U,授权公告日:2011年11月30日,公开了一种口罩,包括挂带和罩体,所述罩体的中央设置有开口,所述罩体外表面对应开口处缝制一块遮挡布,所述遮挡布根部缝制在开口的纵侧边的一侧。在工作暂停不需要佩戴口罩时,可以将遮挡布打开与人交流,同时也不解下口罩能够迅速重新开始工作。其不足之处是,没有解决口罩和鼻梁处配合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口罩在鼻梁处容易松开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使用中在鼻梁处松开的口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所述上、下固定带分别穿过口罩主体上、下边缘,在口罩主体上边缘设置鼻罩,鼻罩的边缘为“人”字形,下固定带穿过鼻罩边缘。鼻罩边缘为“人”字形,在带上口罩时,边缘折弯可以贴合鼻梁轮廓,形成一个包括鼻梁的锥形凸起。下固定带穿过鼻梁上边缘,在通过下固定带固定口罩主体的同时,下固定带提供鼻罩下拉力使贴合更加紧密。同时鼻梁通过下固定带对整个口罩主体提供悬挂支持力,改变了口罩固定方式,利用鼻梁轮廓增加了口罩主体在脸部的着力点,减少在对上、下固定带负载口罩主体重力比例,从而在保证口罩对脸部贴合紧密程度的前提下,减轻勒紧固定带造成的不适。
作为优选,鼻罩沿纵向设置若干“人”字形褶皱。由于在褶皱处重叠了部分鼻罩材料,因此在褶皱展开时在形成鼻罩横向的凸筋,连续的褶皱形成容纳鼻梁的隆起。防止使用中口罩在鼻梁处松动,并且可以减轻口罩在鼻梁处蒙得过紧造成的不适。
作为优选,鼻罩设置“人”字形鼻夹。鼻夹增强鼻罩和鼻梁贴合,特别是控制鼻罩和鼻梁之间滑动,防止在使用中口罩在鼻梁处松开。同时增强鼻罩的悬挂作用,减轻固定带上的负载,使口罩佩戴更加舒适。
作为优选,鼻夹使用橡胶材料,橡胶材料内部设置沿纵向的金属丝。使鼻夹能够手动调节弯曲角度和形状,以提供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调节鼻夹。
作为优选,鼻夹沿轴向设置中空的管形腔,下固定带穿过所述管形腔。鼻夹和下固定带连接,增强鼻罩对于整个口罩的悬挂能力,利用鼻梁轮廓增加口罩固定点,从而减小对固定带承重,减轻勒紧固定带造成的不适。
作为优选,口罩主体内层设置若干条形吸水部和透气部,所述的吸水部和透气部间隔设置,吸水部宽度大于透气部宽度。在长时间佩戴口罩时,唾液、汗水或者呼出的气体会湿润口罩内侧,阻碍穿过口罩的呼吸气流。吸水条起到吸收这些水份的作用,透气条提供气体进出的通道,保证呼吸顺畅。由于吸水条宽度大于透气条宽度间隔设置,充分利用吸水条,不会造成水分堵塞透气条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吸水部使用洗水棉,透气部使用PTFE膜。洗水棉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能够吸收口罩内侧水分,PTFE膜防水透气,保证不会因为在长时间佩戴口罩时,唾液、汗水阻塞而影响呼吸。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结构贴合鼻梁,防止使用时在鼻梁处松开;(2)减轻固定带勒紧耳朵的不适;(3)保证使用时呼吸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1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电及发动机两驱制冷机
- 下一篇:双向活塞式定排量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