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氨空混合分配喷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1535.2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0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陆生宽;谢新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20 | 分类号: | B01F5/20;B01F3/04;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聚增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分配 喷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电力等行业的脱硝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氨空混合分配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烟气脱硝(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以氨为还原剂将烟气中氮氧化物分解成氮气与水,其氮氧化物脱除效率高,适应当前环境保护要求,因而得到了电力行业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脱硝可选择液氨、氨水、尿素作为还原剂,但三种还原剂最终都是通过蒸发、分解等方式转化为气态的氨后,再喷入烟气中进行反应。还原剂与化工、电力及其他行业排放的烟气中的NOx混合,在SCR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毒无害的N2和H2O,其反应原理的化学式如下所示。
4NH3+4NO+O2→4N2+6H2O
6NO2+8NH3→7N2+12H2O
进一步,烟气流场是SCR脱硝系统获得较高脱硝效率的关键,目标是使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还原剂氨(NH3)达到最佳湍流混合。为了控制喷氨格栅上游烟道整个横截面和反应器入口横断面气流的温度分布及烟气流速,以使烟气和氨气达到最佳的混合效果,需要使用氨空喷射装置和导流装置构成的混合系统。
对于氨空混合系统的实际应用,首先应充分考虑SCR反应器前端烟道的长度与布置、系统的压力损失、混合距离、投资、运行费用及安装灵活性等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喷氨方式。目前使用的是喷氨方式大多是梳型结构,梳型结构喷管采用变径设计,每个工程均需要做变径计算,为每根喷管布置3-4个喷嘴,每个喷嘴对应一个混合器叶片,所需管子的管径需要在现有材料规格内选取,受材料规格限制,并导致管道阻力略有差别,每个喷嘴喷出的流量有所偏差,同时梳形结构制造要求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氨空混合分配喷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梳形结构喷管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氨空混合分配喷射装置,设于烟道内的混合管后方,包括控制单元、主管、支管及喷嘴;所述主管通过第一套管穿设引入所述烟道的侧壁;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主管上,并由微处理器及受该微处理器控制的可控阀组成;所述支管设有两根,且所述主管通过三通管分别引出所述两根支管;每根所述支管上均匀分布地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喷嘴由所述开孔以及套设在该开孔上的第二套管组成。
上述的氨空混合分配喷射装置中,每根所述支管上设有4个喷嘴。
上述的氨空混合分配喷射装置中,所述开孔的直径为25mm;所述第二套管的直径为32mm,管壁厚度为3mm。
上述的氨空混合分配喷射装置中,所述支管异面垂直于所述混合管放置,并使每两个所述喷嘴之间的前方有一根所述混合管;且所述支管与所述混合管之间的距离为350mm。
上述的氨空混合分配喷射装置中,所述混合管的直径为89mm,管壁厚度为4.5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氨空混合分配喷射装置,采用分组管道加开孔的方式,并在开孔后用套管的方式做成喷嘴,比较简单实用;较好地实现了均匀的氨空混合喷射,其方案构思巧妙、结构非常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且经久耐用,在喷氨的均匀性、可调节性、制造成本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氨空混合分配喷射装置实施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喷嘴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1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截齿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用于石油勘探的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