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涂装混流输送滑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1413.3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8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樊岳阳;徐天波;张海斌;刘海军;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5/00 | 分类号: | B65G3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李满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涂装混流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涂装车间机械化输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身涂装混流输送滑橇。
背景技术
滑橇是汽车涂装车间常用的一种机械化输送设备,一般是利用汽车车身底板上的工艺孔将车身落在滑橇的四个支点上,以达到输送车身的目的。当涂装车间同时生产多种车型时,如同时生产轻卡和轻客两种车型时,因轻卡与轻客在车型尺寸、车型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无法共用同一滑橇上的四个支点,使得同一个滑橇无法满足既可用于输送轻卡车身又可用于输送轻客车身的需要,即现有滑橇不能用于同时输送多种车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车身涂装混流输送滑橇,该滑橇能同时适用多种车型,能降低车身涂装过程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多个车身锁紧机构、两根底板横梁和多根固定在两根底板横梁之间的底板纵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腿卡槽和用于与支腿卡槽进行卡接的支腿,所述支腿卡槽包括分别对称设于两根底板横梁上的第一前支腿卡槽、第一后支腿卡槽、第二前支腿卡槽和第二后支腿卡槽,所述支腿包括分别用于与第一前支腿卡槽、第一后支腿卡槽、第二前支腿卡槽和第二后支腿卡槽进行卡接的第一前支腿、第一后支腿、第二前支腿和第二后支腿,所述多个车身锁紧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前支腿、第一后支腿、第二前支腿和第二后支腿的两顶端。
所述支腿由用于与支腿卡槽进行卡接的卡槽连接杆和两根分别垂直设置在卡槽连接杆两端的车身支撑杆构成,所述车身锁紧机构位于车身支撑杆的顶端。
所述卡槽连接杆的底部还设有两个分别与两根底板横梁内侧限位配合 的限位块。
所述限位块为三角形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横梁上设置多个能适应各种车型的支腿,使得一个滑橇能适应多种车型的车身在涂装车间中混流输送,显著的降低了车身涂装过程的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扩展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身锁紧机构、2—底板横梁、3—底板纵梁、4—支腿卡槽、41—第一前支腿卡槽、42—第一后支腿卡槽、43—第二前支腿卡槽、44—第二后支腿卡槽、5—支腿、51—第一前支腿、52—第一后支腿、53—第二前支腿、54—第二后支腿、6—卡槽连接杆、7—车身支撑杆、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包括多个车身锁紧机构1、两根底板横梁2和多根固定在两根底板横梁2之间的底板纵梁3,还包括支腿卡槽4和用于与支腿卡槽4进行卡接的支腿5,支腿卡槽4包括分别对称设于两根底板横梁2上的第一前支腿卡槽41、第一后支腿卡槽42、第二前支腿卡槽43和第二后支腿卡槽44,支腿5包括分别用于与第一前支腿卡槽41、第一后支腿卡槽42、第二前支腿卡槽43和第二后支腿卡槽44进行卡接的第一前支腿51、第一后支腿52、第二前支腿53和第二后支腿54,多个车身锁紧机构1分别设置在第一前支腿51、第一后支腿52、第二前支腿53和第二后支腿54的两顶端,即成为本实用新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支腿5由用于与支腿卡槽4进行卡接的卡槽连接杆6和两根分别垂直设置在卡槽连接杆6两端的车身支撑杆7构成,车身锁紧机构1位于车身支撑杆7的顶端。上述各个支腿通过卡槽连接杆6卡入对应的卡槽中,上述车身锁紧机构1与汽车车身底板的工艺孔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卡槽连接杆6的底部还设有两个分别与两根底板横梁2内侧限位配合的限位块8。该限位块8为三角形限位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卡槽对卡槽连接杆6横向限位,两根底板横梁2通过两个限位块8对卡槽连接杆6纵向限位。
下面通过轻卡和轻客两个车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当生产轻卡车身时,将第二前支腿53即轻卡前支腿、第二后支腿54即轻卡后支腿卡入第二前支腿卡槽43和第二后支腿卡槽44中,并通过支腿上的车身锁紧机构1支撑轻卡车身的对应工艺孔,实现对轻卡车身的输送。当生产轻客车身时,将第二前支腿53和第二后支腿54取出,然后将第一前支腿51即轻客前支腿、第一后支腿52即轻客后支腿卡入第一前支腿卡槽41和第一后支腿卡槽42中,并通过支腿上的车身锁紧机构1支撑轻客车身的对应工艺孔,实现对轻客车身的输送,即同一个滑橇既可用于输送轻卡车身又可用于输送轻客车身,从而实现对多种车型的混流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1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35-00 其他类不包含的机械输送机
B65G35-02 . 包含有配置成使圆柱形物件在支承表面上滚动的环形牵引元件,如牵引带
B65G35-04 . 包含有挠性载荷运载体,如输送带的,此挠性载荷运载体在一端卷紧而在另一端放松
B65G35-06 . 包含有沿一通路,如封闭通路移动的荷载运载体,并且此运载体适合于与沿通路间隔配置的一系列牵引元件中的任何一个啮合
B65G35-08 . 包含有可在通路,如封闭通路内移动的互不连接的载荷运载体系列,如许多皮带区段,这些载体适合于相互接触并由配置成使每个载荷运载体依次啮合的装置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