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添加红外反射层的真空绝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1253.2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2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照峰;汪洋;陈清;周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维艾普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F16L5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添加 红外 反射层 真空 绝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绝热板,涉及一种添加红外反射层的真空绝热板。
背景技术
在能源技术的发展中,20 世纪是绝热技术充分发展的一个世纪。在当前世界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的模式下,环境保护与节能环保是随之产生的两大主题。研究开发出一种高效、环保的绝热材料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枯竭的迫切之需,真空绝热板技术由此应运而生。真空绝热板(VIP)是基于真空绝热原理而制成的一种新型、高效绝热材料,是近年来开发和研究的一种新型高效绝热材料,通过最大限度提高板内真空度并充填以芯层绝热材料而实现隔绝热传导,从而达到保温、节能等较为理想的绝热效果和目的。相比于传统的聚氨酯泡沫或玻璃纤维等绝热材料,真空绝热板在其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不使用ODS物质,而且导热系数可以达到0.003W/(m.K)-0.004W/(m·K),相当于普通绝热材料的10倍甚至更高,而其厚度仅为普通绝热材料的1/7,因而具有环保和节能的双重优点。
目前,公知的真空绝热板是由高阻隔膜、保温材料以及吸气剂组成,是在保温材料中加吸气剂放入高阻隔膜中然后抽真空在密封的工艺。这种真空绝热板对保温材料要求高,而且若要达到一定的导热系数值,则必须增加保温层的厚度,耗费材料,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提高绝热效率,节省芯材材料的方法。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添加红外反射层的真空绝热板,其特征由于由高阻隔膜、保温材料、红外反射薄膜以及吸气剂组成,多片保温材料叠层放置,叠层芯材之间放置一层红外反射薄膜,其面积与芯材面积相等。其红外反射薄膜厚为100~ 500 um。红外反射薄膜是在PU薄膜表面上涂覆红外反射的材料,为氧化钛,或为氧化硅,或为氧化锌。其特征在于薄膜上开有孔洞,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孔洞面积为20 ~ 80mm2,孔洞面积所占薄板百分比为5% ~ 20%,两孔洞圆心距不得小于20mm。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添加红外反射层的真空绝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顺序的步骤:
(1)将预处理后的芯材与红外反射薄膜依次叠放在一起;
(2)将放有反射膜的芯材装入袋状高阻隔薄膜中,并加入吸气剂;
(3)用真空封装机排除袋状高阻隔薄膜中的空气,形成高真空状态;
(4)在高真空状态下,封装真空绝热板成型。
应用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层间放入红外反射薄膜可以显著提高真空绝热板的绝热效率;
(2)能够节省保温材料;
(3)能够降低真空绝热板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添加红外反射薄膜的真空绝热板截面图。
图2是一种红外反射薄膜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是一种添加红外反射薄膜的真空绝热板截面图,其中[10]是高阻隔膜,[20]是保温材料,[30]是红外反射薄膜,[50]是吸气剂。多片保温材料叠层放置,叠层芯材之间放置一层红外反射薄膜,其面积与芯材面积相等,其薄膜膜厚为400 um。保温材料为玻璃纤维芯材。红外反射薄膜是在PU薄膜表面上涂覆氧化钛。在薄膜上开有圆形孔洞,孔洞面积为50 mm2,孔洞面积所占薄板百分比为10%,两孔洞圆心距为25 mm。
一种添加红外反射层的真空绝热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顺序的步骤:
(1)将预处理后的芯材与红外反射薄膜依次叠放在一起;
(2)将放有反射膜的芯材装入袋状高阻隔薄膜中,并加入吸气剂;
(3)用真空封装机排除袋状高阻隔薄膜中的空气,形成高真空状态;
(4)在高真空状态下,封装真空绝热板成型。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的行为。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形式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维艾普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维艾普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1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