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热冲击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1219.5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7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贺晓笙;韦莉;陈瑛;黄涵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60 | 分类号: | G01N3/60;B01D46/1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冲击 试验 系统 | ||
1.一种热冲击试验系统,包括:高温试验箱(3)和自动化控制电路;所述的高温试验箱(3)包括:高温试验腔(3-13)、前门(3-1)和电加热装置;试验样品放置在高温试验腔内(3-13);
其特征是:所述的试验系统包括: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4)、废气储存箱(1)和废气过滤箱(5);
所述的废气储存箱(1)包括:废气箱体(1-10)、开设了导向孔的导向块(1-2)、导向棒(1-3)、配重板(1-6)、气囊(1-8)和安装板(1-9);导向块(1-2)设置在废气箱体(1-10)的顶部,导向棒(1-3)的身部位于导向块(1-2)的导向孔内,并且导向棒(1-3)和导向块(1-2)滑动连接;导向棒(1-3)的下端与配重板(1-6)的中央固定连接;配重板(1-6)与气囊(1-8)的上部密封固定连接;气囊(1-8)的下部与安装板(1-9)密封固定连接;安装板(1-9)与废气箱体(1-10)固定连接,或者安装板(1-9)通过连接零件与废气箱体(1-10)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管道(2),其一端与高温试验腔(3-13)连通,其另一端穿过安装板(1-9)与气囊(1-8)的内部连通;
所述的废气过滤箱(5)包括:粗滤装置(5-1)、细滤装置和空压机(5-4);粗滤装置(5-1)的输出端口通过管道与空压机(5-4)的输入端口连通,空压机(5-4)的输出端口通过管道与细滤装置的输入端口连通;空压机(54)的接线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的自动化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的第二管道(4),其一端与高温试验腔(3-13)连通,其另一端与粗滤装置(5-1)的输入端口连通;
所述的细滤装置具有输出端口;
所述的自动化控制电路包括:能够反映配重板(1-6)离开最低位置的下侧探测器件,下探测器件的接线端通过导线与自动化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的高温试验箱(3)中设置电磁阀(3-15);电磁阀(3-15)的接线端通过导线与所述的自动化控制电路电连接;电磁阀(3-15)的输入端口与大气连通,电磁阀(3-15)的输出端口与高温试验腔(3-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冲击试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棒(1-3)和导向块(1-2),它们是以下的a或b:
a.导向棒(1-3)是截面为圆形的直棒,导向块(1-2)中开设圆形导向孔, 圆形导向孔的内径和圆形导向棒(1-3)的外径尺寸配合,圆形导向棒(1-3)的身部位于导向块(1-2)的导向孔内,两者滑动连接;
b.导向棒(1-3)是截面为方形的直棒,导向块(1-2)中开设方形导向孔,方形导向孔的内径尺寸和方形导向棒(1-3)的外径尺寸配合,方形导向棒(1-3)的身部位于方形导向孔内,两者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冲击试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废气储存箱(1)包括两根以上的辅助导条(1-1);所述的辅助导条(1-1)是以下的a或b:
a.所述的辅助导条(1-1)为直形棒;所述的配重板(1-6)为圆形的平板,圆形配重板(1-6)的边缘处开设缺口,缺口的数量与直形棒的数量相同,缺口设置为沿圆周均匀分布;直形棒的顶端和直形棒的底端均与废气箱体(1-10)固定连接;直形棒的身部位于配重板(1-6)的缺口内,并且直形棒和配重板(1-6)为滑动抵接触;
b.所述的辅助导条(1-1)为直形长槽;所述的配重板(1-6)为圆形的平板,圆形配重板(1-6)的边缘处设有向外突起的导块,导块的数量与直形长槽的数量相同,导块设置为沿圆周均匀分布;直形长槽的顶端和直形长槽的底端均与废气箱体(1-10)固定连接;配重板(1-6)的导块位于直形长槽的槽内,并且配重板(1-6)的导块和直形长槽为滑动抵接触;
所述的配重板(1-6)和所述的导块,它们制造为一体或者它们分体制造后再固定连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冲击试验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粗滤装置(5-1)中设有两层以上的过滤网;所述的细滤装置中设有前后两个压缩空气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12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体假比重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条断面负荷压缩量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