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型组合结构脱硫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1203.4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8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高燕如;黄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博隆塔器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12 | 分类号: | C10K1/12;B01D53/78;B01D53/48;B01D53/5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堵型 组合 结构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工程和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堵型组合结构脱硫塔。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彻底脱除原料气中含硫物质(主要是有机硫和无机硫),在工艺流程中不仅设置了半水煤气脱硫,还在变换之后设置了变换气脱硫。这些脱硫措施的最终目的就是加强原料气中含硫物质的净化,使合格的原料气进入后序工序,以此满足后序工序的正常生产,避免触媒中毒,防止大气污染。
目前,脱硫塔大部分设计为塔内布置三段填料的结构,脱硫塔填料分为散堆填料和规整填料。不论是用散堆填料还是用规整填料,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生产负荷的增大及脱硫压力的增加,都不可回避的出现了塔阻高甚至堵塔的问题。堵塔因素很多,归结起来有如下四种:硫堵、盐堵、机械杂质堵以及硫盐混合堵。发生塔堵需要停车检修,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加强气液传质过程,防止塔堵的发生,保证脱硫效率的防堵型组合结构脱硫塔。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堵型组合结构脱硫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淋降式穿流塔盘、喷淋头、大规格散堆填料和小规格散堆填料,所述喷淋头既作为喷淋装置,同时作为淋降式穿流塔盘的液体再分布器。
所述大规格散堆填料为脱硫塔液泛率小于等于45%的散堆填料;所述小规格散堆填料为脱硫塔液泛率大于等于45%的散堆填料。
所述喷淋头为高效雾化喷头。
淋降式穿流塔盘和喷淋头分别采用碳钢材质,大规格散堆填料和小规格散堆填料分别采用聚丙烯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塔设计成四层,底部采用淋降式穿流塔盘,第二层为空塔喷淋,第三层采用大规格散堆填料,第四层则为小规格的散装填料,共采用了三种内件,使得它们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利用了脱硫反应机理---H2S和碱溶液快速的化学反应的原理,采用气液直接接触,使气液之间动态接触,湍动传质,不仅大大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使气体在极短的时间内与液体充分混合接触,极大的提高了气体的净化度,既保证了脱硫塔的效率,又可减缓塔阻高及硫堵现象,保证了脱硫塔的正常操作,同时减少了停车检修的次数,大大增加了厂家效益。
2、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塔充分考虑了烧高硫煤厂家采用的粗脱—细脱—精脱的脱硫流程,特别适用于采用高硫煤的氮肥厂、脱硫塔堵塞严重及其适当的要求脱硫的场合。
3、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塔内件大部分采用碳钢与聚丙烯材质,从而节省了设备投资。
4、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塔中大规格散堆填料与淋降式穿流塔盘之间为空塔喷淋结构,喷淋头既作为喷淋装置,同时作为淋降式穿流塔盘的液体再分布器,因此,节省了一套再分布器,从而大大节省了塔内件的投资。
5、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塔中,第三层采用大规格的散堆填料,既可以增加脱硫效率,又可以进一步防止脱硫塔的堵塞。
6、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塔中第四层为小规格的散装填料,由于最上面的气体较干净,既不易发生堵塞,还保证脱硫效率,使气体出口的硫含量降低至所要求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防堵型组合结构脱硫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小规格散堆填料,2.大规格散堆填料,3.喷淋头,4.淋降式穿流塔盘,5.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防堵型组合结构脱硫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塔体5,所述塔体5内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淋降式穿流塔盘4、喷淋头3、大规格散堆填料2和小规格散堆填料1,所述喷淋头3既作为喷淋装置,同时作为淋降式穿流塔盘的液体再分布器。所述大规格散堆填料为脱硫塔液泛率小于等于45%的散堆填料;所述小规格散堆填料为脱硫塔液泛率大于等于45%的散堆填料。
所述喷淋头3选用高效雾化喷头。
淋降式穿流塔盘和喷淋头分别采用碳钢材质,大规格散堆填料和小规格散堆填料分别采用聚丙烯材料。
使用时,含硫的气体由底部进入脱硫塔,依次经过淋降式穿流塔盘、喷淋头、大散堆填料及小散堆填料,与由塔顶部进入脱硫塔的脱硫液逆流接触,依次将气体中的硫脱除,净化气则由塔顶部出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博隆塔器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博隆塔器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12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