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草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1071.5 | 申请日: | 201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2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锋胜;牟方华;伍伦德;孙开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锋胜;牟方华;伍伦德;孙开仲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91;C10J3/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1400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草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炉具,尤其涉及一种以柴草、秸秆、木屑、树叶等为燃料的民用炉具。
背景技术:目前在农村的广大地区,许多家庭仍然在使用直接燃烧木柴、秸秆的传统炉灶,其燃烧方式比较原始;不仅热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而且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热效率高,以柴草、秸秆、木屑、树叶等为燃料的柴草气化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连接面板和底座的炉身、固定在该炉身中的内筒和固定在该炉身上的排烟道、设在该内筒底部的炉桥;在炉桥的下方固定有将内筒底端密闭的灰箱,该灰箱中设有灰撮。
内筒通过下隔板固定在炉身中,该下隔板上设有进风口;内筒靠近顶端的位置为锥形筒结构,该内筒的顶端固定有上隔板;在所述锥形筒上设有若干小孔;在内筒上固定有穿过炉身向外伸出的加料管,该加料管上设有加料门。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炉灶的基础上增加了将内筒底端密闭的灰箱,减少了从内筒底端进入炉膛内部的空气,因此对炉膛内的柴草、秸秆、木屑、树叶等燃料进行干馏而产生可燃性气体;由于增加了进风口,因此空气能够在内筒顶端与可燃性气体混合而燃烧,从而达到了提高热效率、减少烟尘污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约燃料和环保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面板1 上隔板2 小孔3 排烟道4 加料管5 灰撮6 炉桥7 灰箱8 下隔板9 炉身10 进风口11 炉桥架12 内筒13 加料门14 底座15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面板1通过炉身10固定在底座15上,内筒13通过下隔板9固定在炉身10中;下隔板9的中央设有排渣孔,该排渣孔两侧固定有炉桥架12,炉桥7设置在该炉桥架上;该炉桥可在炉桥架12上前后移动。在炉桥7的下方有固定在下隔板9背面并将所述排渣孔封闭的灰箱8,在该灰箱中设有灰撮6;拉出或插入该灰撮即可控制从内筒13低端进入炉膛内部的供氧量。在高于内筒13顶端的位置有固定在炉身10上的排烟道4,在下隔板9上设有进风口11。
为了确保从进风口11进入的空气能够在内筒13顶端附近与炉膛中的可燃性气体充分混合而完全燃烧,内筒13顶端固定有上隔板2,在靠近该内筒顶端的位置设有若干小孔3。为了使火力更加集中,内筒13靠近顶端的位置采用锥形筒结构,小孔3分布在该锥形筒的筒壁上。
为了便于添加燃料,在内筒13上固定有穿过炉身10向外伸出的加料管5,该加料管上设有加料门14。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燃烧柴草、秸秆、木屑、树叶等燃料,而且将灰撮6向外拉出一段距离以后即可增大进入炉膛的供氧量,因此又可作为普通的煤炉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锋胜;牟方华;伍伦德;孙开仲,未经刘锋胜;牟方华;伍伦德;孙开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1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排风分离板结构
- 下一篇:炉前给煤设备的清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