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铸件浸漆搅拌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铸件浸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0854.1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1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杜永红;李保卫;季维东;王平军;张宗儒;李博;张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陕西金鼎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B01F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件 搅拌 装置 应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铸件浸漆领域中的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该铸件浸漆搅拌装置的铸件浸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铸件表面浸漆系统如图1所示,是由防锈漆6,浸漆池7以及与漆池连接的吊耳8组成。工作时,直接把铸件放入漆池浸漆,由于漆池混漆不均,在浸漆过程中,造成漆大量沉淀,浸漆质量差,成本特别高,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专用的铸件浸漆搅拌装置,可对浸漆池中的防锈漆进行充分的搅拌,铸件浸漆效果不佳,影响其外观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专用的铸件浸漆搅拌装置,该装置安装在现有的铸件浸漆池中,可对浸漆池中的混合漆进行充分的搅拌和混合,使得池内铸件浸漆均匀,提高了铸件的浸漆质量。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铸件浸漆搅拌装置的铸件浸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件浸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机、联轴器、扇叶轴和搅拌扇叶;减速机的输出轴与联轴器的上端法兰连接,联轴器的下端法兰与扇叶轴的一端连接,扇叶轴的另一端与搅拌扇叶通过螺母连接。
优选地,所述减速机为摆线针轮减速机。该种减速机内的电机为摩擦传动,其转动平稳可靠,噪音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铸件浸漆搅拌装置的铸件浸漆系统,该系统包括:浸漆池和所述铸件浸漆搅拌装置,浸漆池的池口设有连接法兰,该铸件浸漆搅拌装置的减速机通过该连接法兰安装在浸漆池上,铸件浸漆搅拌装置中的搅拌风扇浸入到浸漆池中。
优选地,所述减速机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所述浸漆池中设有圆钢栅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铸件浸漆搅拌装置安装在浸漆池中,电动搅拌机构同时运转,使铸件在浸漆过程中防锈漆在搅拌机构扇叶的搅拌下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从而防止了防锈漆的大量沉淀,使铸件浸漆均匀,铸件表面浸漆质量大大提高,同时避免了因防锈漆的大量沉淀铸件表面浸漆不均,重复浸漆带来的防锈漆成本的浪费,使得池内铸件浸漆均匀,提高了铸件的浸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铸件浸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铸件浸漆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该铸件浸漆搅拌装置的铸件浸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 摆线针轮减速机 2、 联轴器
3、 扇叶轴 4、 搅拌扇叶
5、 螺母 6、 防锈漆
7、 浸漆池 71、连接法兰
72、圆钢栅栏 8、 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铸件浸漆搅拌装置,用于对浸漆池内的混漆进行搅拌,其包括一个摆线针轮减速机1,该型号为BLY15-17-1.5,其电机为防爆电机,一个联轴器2、一个扇叶轴3和一个搅拌扇叶4。减速机1的输出轴与联轴器2的上端法兰键连接,并通过顶丝和垫片定位。联轴器2的下端法兰与扇叶轴3的一端键连接,通过定位销定位。扇叶轴3的另一端与搅拌扇叶4通过螺母5连接。
如图3所示,一种应用上述铸件浸漆搅拌装置的铸件浸漆系统,该系统包括:浸漆池和铸件浸漆搅拌装置,浸漆池的池口设有连接法兰71,该连接法兰71上设有连接通孔,该铸件浸漆搅拌装置中的减速机上具有安装凸台,该凸台上也相应的设有连接通孔,减速机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法兰71连接,进而安装在浸漆池上,铸件浸漆搅拌装置中的搅拌风扇则浸入到浸漆池中的混漆中。为了防止浸漆过程中铸件与电动搅拌机构碰撞损坏电动搅拌机构,在漆池内设有圆钢栅栏72,将电动搅拌机构与浸漆区隔离开。
增设了铸件浸漆搅拌装置的浸漆池在浸漆时,电动搅拌机构同时运转,使铸件在浸漆过程中防锈漆在搅拌机构扇叶的搅拌下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从而防止了防锈漆的大量沉淀,使铸件浸漆均匀,铸件表面浸漆质量大大提高,同时避免了因防锈漆的大量沉淀铸件表面浸漆不均,重复浸漆带来的防锈漆成本的浪费,使得池内铸件浸漆均匀,提高了铸件的浸漆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陕西金鼎铸造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陕西金鼎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08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