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风机风筒自动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0622.6 | 申请日: | 201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7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杨绗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王晁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6 | 分类号: | E21F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18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自动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双风机风筒自动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安全检察局于近年提出煤矿井下掘进迎头应该杜绝无计划停风,以保证掘进迎头工人的安全,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目前使用风带三通,风带的联结处采用条带加密封胶粘合,使用一段时间由于密封胶的老化等各种原因,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部分脱落,也会出现漏风现象,但是漏风比较严重,风带的使用寿命短,容易扯坏、刮破,不经济。再次会出现别的物件的碰刮等现象,非常的容易出现风带破口漏风。在通风机附近出现漏风对整个通风系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使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双风机风筒自动转换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风机风筒自动转换装置,包括风筒壳体,其特征是:风筒壳体的左侧开有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进风筒和第二进风筒,第一进风筒和第二进风筒的右端分别连接有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风筒壳体内安装有联动机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与联动机构固定连接。
此结构中,联动机构包括齿轮壳体,齿轮壳体内装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第一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轴,第一连轴位于第一进风筒内,第一连轴外固定连接有第一轴套,第一轴套上通过连板与第一风门相连接,第二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轴,第二连轴位于第二进风筒内,第二连轴外固定连接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通过连板与第二风门固定连接,第一连轴和第二连轴通过轴套与所述风筒壳体连接,齿轮壳体固定在第一进风孔和第二进风孔之间的风筒壳体上。
此结构中,第一进风筒和第二进风筒的右端设计有密封圈。
此结构中,第一进风筒、第二进风筒和出风筒的外缘处设计有扎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所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箱体采用天圆地方的结构,风道流线型设计,风阻非常的小,能够保持了通风的流畅。
2、本实用新型性价比高,使用寿命长,采用薄铁皮制作,不易损坏。
3、封闭的连锁结构,用黄油密封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于齿轮壳体内,将风机吹来的压力风中所含有的灰尘隔离在齿轮壳体的外部,减少了传动系统出现故障的几率。
4、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更换风机时可以非常可靠的、有效的进行自动转换,实现了整个掘进迎头的双风机双电源的自动转换的目标。保证了掘进迎头的可靠供风。
5、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吊挂、安装、使用、维护;体积小,节约了巷道的空间,有利于提升运输和通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中:1、第一进风孔; 2、密封圈; 3、联动机构; 4、第一齿轮; 5、风筒壳体; 6、扎箍; 7、出风筒; 8、第二风门; 9、连板; 10、第二进风孔; 11、第二进风筒; 12、第二轴套; 13、第二连轴; 14、第二齿轮; 15、第一进风筒; 16、齿轮壳体; 17、第一轴套; 18、第一连轴; 19、第一风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王晁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枣庄王晁煤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0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温控装置的电热水壶
- 下一篇:烹饪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