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接触器机械连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8930.5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6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敏祥;刘琴;黄文俊;林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6 | 分类号: | H01H9/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接触器 机械 连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接触器机械连锁装置,主要是利用杠杆直线运动,以适用更广的电磁接触器行程范围。
背景技术
通常电机配线电磁接触器往往有多组电磁接触器是不可同时动作的,以保障电路与机械的安全性能。为避免这种不当情形的发生,一般将一种机械连锁机构设置于不可以同时动作的两组电磁接触器之间,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85191号的“机械连锁组”专利,及公告第282153号的“电磁接触器机械连锁机构”专利。然而,上述两种机械连锁结构是靠二旋转体(曲臂)的枢接点为圆心转动,并借助两个弹性体(弹簧)使二旋转体(曲臂)复位,此设计造成该旋转体(曲臂)运动的直线距离较短,所能带动电磁接触器的行程受到限制,因此,无法应用于行程较长的电磁接触器。为了让行程较长的电磁接触器能结合形成连锁功能时,则必须额外安装一固定块以提升安装的稳固性,但该解决方法需要考虑因装设额外元件而增加的成本与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连锁装置,利用杠杆直线运动使其位移距离较长,以适用于电磁接触器形成范围更广的机械连锁装置,并且在与电磁接触器组合时不需外加零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磁接触器机械连锁装置,包括一中空壳体,该中空壳体的内部具有:一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一滑动板,该第一、第二连杆底部连接于该滑动板的两侧部,使该第一、第二连杆成为一联动关系,该滑动板的底部边缘具有一三角尖端部;一锥形元件,位于该滑动板下方,且与该三角尖端部为线接触;当该第一连杆受压时,该第一连杆以直线方向向下移动,并通过该滑动板而使该第二连杆以直线方向向上移动,此时,该滑动板的三角尖端部沿着该锥形元件向下滑动,使该三角尖端部的表面贴于该锥形元件的表面,而成为面与面的卡掣接触;使得当第二连杆受压时,该滑动板的三角尖端部受到锥形元件的阻挡,限制该第二连杆位移,以达到机械连锁的目的。
进一步的,该中空壳体由一前壳体与一后壳体所组成,该前、后壳体之间设有一结合座并位于该锥形元件的下方,该结合座具有多个卡钩,以使该前、后壳体相互卡合,并利用多个螺丝使其稳固结合。
进一步的,该结合座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弹簧使其可上下移位,促使该前、后壳体成为有效的卡扣结合。
进一步的,该中空壳体的两侧壁面上形成有一弧形板,用于使该滑动板的两侧边缘沿着该弧形板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利用第一、第二连杆以直线方式运动使其位移距离更长,从而使电磁接触器机械连锁装置适用的电磁接触器行程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右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内部配置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动作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磁接触器机械连锁装置20 中空壳体21
前壳体22 后壳体23
结合座24 卡扣25
螺丝26 弹簧27
固定接触端子28a、28b 弧形板29
第一连杆30 第二连杆31
可动接触端子32a、32b 弹性元件321
滑动板33 三角尖端部331
锥型元件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元件及其功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89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动式断路器组件
- 下一篇:高压开关设备接地刀闭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