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尿素尾气氨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8613.3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3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秦宝龙;胡峰;张毅;聂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C01C1/1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3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尿素 尾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素尾气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尿素尾气氨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尿素尾吸塔是常压吸收设备,作用是将一段(中压)吸收、二段(低压)吸收来的含氨气体用系统工艺冷凝液吸收后,返回深度水解回收,不凝气体排入大气。受操作压力及吸收液含氨量限制,氨吸收不可能完全,出塔尾气仍有5%(V)左右的氨排入大气(夏季可达10%)。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污染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尿素尾气氨回收装置,使用脱盐水作吸收剂,将尿素尾气中的余氨较完全地吸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尿素尾气氨回收装置,包括有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上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气口,罐体的底部分别设有出液口和排放口,罐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罐体的内部固定有内筒,所述内筒的上端口固定安装有气液分布盘,有进气管自外而内依次穿过进气口和气液分布盘上的开孔并延伸到内筒内的底部,所述进气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十字环形分布器;有进水管自外而内穿过进水口并延伸到罐体内的上方,且进水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喷头。
所述的尿素尾气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和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采样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靠,使用脱盐水作吸收剂,在有限空间内对尿素尾气中的余氨进行了三次吸收,且喷头喷出的吸收液接近雾状,使得气液接触面尽可能的大,吸收更加彻底;气液分布盘的液封高度由溢流堰高度决定,同时罐体内底部的液面高度由出液口的位置决定,使产生的阻力尽可能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尿素尾气氨回收装置,包括有罐体13,罐体13的上端分别设有进水口7和出气口6,罐体1的底部分别设有出液口8和排放口10,罐体13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1,罐体13的内部固定有内筒3,内筒3的上端口固定安装有气液分布盘4,有进气管14自外而内依次穿过进气口1和气液分布盘4上的开孔并延伸到内筒3内的底部,进气管1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十字环形分布器2;有进水管15自外而内穿过进水口7并延伸到罐体13内的上方,且进水管1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喷头5。
本实用新型中,罐体1的底部和侧壁上分别设有三个采样口9、11、12。
尾吸塔来的含氨气体由进气口1引入,经十字环形分布器2与液相接触,气氨被吸收后,气相逸出,沿内筒3上升,从气液分布盘4小孔穿出,在此进行气液接触,气氨再次被吸收,气相继续上升,与喷头5喷出的脱盐水逆向接触,进行喷淋吸收,余气由顶部出气口6引出,排入大气。
吸收液脱盐水自进水口7进入,经喷头5与上升气体进行喷淋吸收后,落在气液分布盘4上,形成液封,吸收小孔穿出气体中的氨后,经溢流堰流至底部,形成液封,吸收十字环形分布器2出来的尾吸塔气相中的氨后,由出液口8排至贮液槽,送去深度水解回收。
各级吸收效果可经采样口9、11、12采样分析检验。停运时罐体13底部的液体由排放口10排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8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