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电容式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用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8035.3 | 申请日: | 2012-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9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3/04 | 分类号: | H05K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电容 触摸屏 液晶显示 模组 贴合 用治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用的贴合治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电容式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用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行业生产作业时,在电容式触摸屏和液晶显示模组的贴合工艺中,使用的贴合治具的普遍的加工方式是直接使用产品本身的尺寸制图后加工,如图1所示。使用过程中,因为电容式触摸屏的盖板四角普遍是弧形,公差大的产品会因为弧形与治具上的R角不配,而无法放入治具中;液晶显示模组的铁框在组装时也会有变形,造成无法放入治具中;液晶显示模组卡的太紧,贴合后不容易取出来,而且容易造成触摸屏和模组裂片。而且治具没有支撑脚,使用时只能将治具拿在手中,或用垫块将其垫起,再进行贴合工作,这样的治具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要保证电容式触摸屏和液晶显示模组贴合时精确定位,增强治具的使用效果,改善治具制作难度,提高治具的共用性,使治具使用方便,且不会出现裂片等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针对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电容式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用治具,由面板和支脚构成,其特征在于,面板的一面安装有支脚,另一面设有台阶形上、下内框,上内框周边的转角处为R角凹槽,下内框的边沿设有凸点,面板的中心部位设有通孔。
所述R角凹槽的半径略大于电容式触摸屏转角处弧形角的半径。
所述凸点在内框边沿等分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治具中心部位的圆形通孔和下方的脚垫,方便作业时手从治具下面顶起产品;面板四周转角处的R角凹槽,能避免因盖板四周倒角有差异,造成治具无法适用于所有产品;模组采用局部卡点定位,能更好地适应模组铁框定位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方便,能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用治具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面板,2、支脚,101、R角凹槽,102、凸点,10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4,一种改进的电容式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用治具,由面板1和支脚2构成,面板1的一面的四角处均安装有支脚2,另一面设有台阶形上、下内框,上内框固定触摸屏周边的转角处为R角凹槽101,下内框固定液晶显示模组的边沿设有凸点102,面板的中心部位设有通孔103。
所述R角凹槽101的半径略大于电容式触摸屏转角处弧形角的半径,以避免固定触摸屏的四个转角与治具转角卡紧。
所述凸点102在内框边沿等分设置,四条周边均设置有二个凸点102。
一种改进的电容式触摸屏与液晶显示模组贴合用治具,制作前按照电容式触摸屏和液晶显示模组的图纸先作图,对液晶显示模组的定位按照局部卡点定位凸点102的方式取8个凸点(四个边,每边需要2个点);电容式触摸屏的定位按产品的四个转角处位置,将加工出四个R角凹槽101;中心位置加工一个圆形通孔103;并在治具面板1的底部安装四个支脚2,支脚2采用橡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8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