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87468.7 | 申请日: | 2012-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2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谭新春;陆燕;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新春;陆燕;李丽 |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J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用胃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是医院消化内科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医疗器械,一般用于食物中毒、应急性洗胃或鼻饲等,目前使用的胃管多为单腔胃管,这种胃管在使用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给中毒患者洗胃时,由于进液和排污均通过同一管道,这样当洗胃液进入患者的胃内后,不能主动排出,通常需要靠胃腔充盈后,借助呕吐反射排出,如此反复操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另外,有些患者在插管后胃管容易移位,这样需要重新插入或调整胃管插入的深度,容易损伤胃黏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进液口是敞开式的,容易污染,使污物或者细菌进入胃内,当患者打饱嗝时,也容易引起胃液返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新型的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可使进液和排污同步,防止胃管堵塞,而胃管上套接的防返流夹,当患者打嗝时,通过按下防返流夹,可避免胃液返流,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管体、套囊、气囊、隔膜、进液管腔、出液管腔、防返流夹,所述管体外侧设有防返流夹,所述管体上设有套囊,所述套囊上设有与其连通的气囊,所述管体内设有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管体的内腔分为进液管腔和出液管腔,所述进液管腔和所述出液管腔端口处设有胃管盖。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气囊充气套囊膨胀可以通过套囊将管体固定在鼻腔内或者合适的位置上,从而防止胃管在使用过程中移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由于隔膜将管体内腔分为进液管腔和出液管腔,这样可以通过进液管腔向胃腔内注入洗胃液,而同时通过出液管腔将污物排出,当一侧管腔被堵塞时,另一侧仍可使用;也可以进食进药;胃管的设计可避免细菌进入胃管;当患者打嗝时,可自己按下防返流夹,防返流夹将胃管断流,避免胃液返流,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消化内科用胃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管体;2-套囊;3-气囊;4-隔膜;5-进液管腔;6-出液管腔;7-防返流夹;8-胃管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管体1、套囊2、气囊3、隔膜4、进液管腔5、出液管腔6、防返流夹7,在管体1外侧设有防返流夹7,防返流夹7可在胃管上滑动,防返流夹7的作用是将胃管断流,避免胃液返流。在管体1上设有套囊2,在套囊2上设有与其连通并向套囊2内充气的气囊3,这样通过向套囊2内充气膨胀可以通过套囊2将管体1前端固定在鼻腔内或者合适的位置,从而防止胃管在使用过程中的移位,对管体1进行有效的固定和定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在管体1内设有隔膜4,通过隔膜4可以将管体1的内腔分为进液管腔5和出液管腔6,所述进液管腔5和所述出液管腔6均具有自由端,方便分别操作,当患者食物中毒需要洗胃时,通过进液管腔5可以向胃腔内注入洗胃液,而通过出液管腔6可以同时将污物排出,大大节省了洗胃时间,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当一侧管腔如出液管腔6堵塞时,另一侧进液管腔5仍可使用,进液管腔5和出液管腔6可以互换使用,以防止管腔堵塞而无法使用,从而避免了反复插入胃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所述进液管腔5和所述出液管腔6端口处设有胃管盖8,当输液完成后,用胃管盖8将进液管腔5和出液管腔6的端口处关闭,避免了细菌进入胃管,减少了污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洗胃时可使进液和排污同时,防止胃管堵塞,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新春;陆燕;李丽,未经谭新春;陆燕;李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74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