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煤热解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7124.6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6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15/00 | 分类号: | C10B15/00;C10B53/04;C10B31/00;C10B33/00;C10B39/02;C10B57/10;C10B57/00;C10B21/10;C10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连续 自动化 煤热解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热解炉,特别涉及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煤热解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煤热解炉(炼焦炉)大都采用间歇式炼焦,入炉煤的配比、脱水、进煤、预热、炭化、焦改质、干熄等各工艺步骤相对独立,不能进行连续生产,生产效率低下;另外,煤热解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含很多有用的成份,如H2S、HCH等等酸性气体,NH3碱性气体、焦油类、苯类、萘类、洗油类等有机物,没完整对荒煤气导出、回收净化加以利用的完整的工艺。
这促使本发明人探索创新出一套完整的连续炼焦和对荒煤气导出、回收净化加以循环利用的完整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煤热解炉,该煤热解炉能够将煤的进煤、预热、炭化、焦改质、干熄等工艺串成一个整体,实现连续炼焦,提高了炼焦效率,降低了炼焦成本。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煤热解炉,包括炉体、进煤装置、预热装置、入炉煤调节仓、入炉煤冷却装置、煤热解炭化装置、焦改质装置、干熄干熄装置、荒煤气导出装置,,所述的进煤装置、预热装置、入炉煤调节仓、入炉煤冷却装置、煤热解炭化装置、焦改质装置、干熄干熄装置、荒煤气导出装置一起集成在炉体上,其中,所述的煤热解炭化装置主要包括炭化室、外燃气加热装置、内燃烧加热装置、火道弓构成;
所述的进煤装置,包括入炉煤粉输送器、入炉煤仓、煤粉分向器、煤粉分配室、入炉煤仓下料管、煤粉过滤器;所述的煤粉过滤器设置在入炉煤粉输送器上方,入炉煤粉输送器采用螺旋输送结构,设置在入炉煤仓上方,入炉煤仓底部中间设置凸起的煤粉分向器,将入炉煤仓底部分成若干个煤粉分配室,在煤粉分配室底部分别接有入炉煤仓下料管、入炉煤仓下料管上设置下料控制阀;
所述的煤预热装置,安装在进煤装置下方,并位于煤热解炉的顶部,包括有炉体、废气室、至少一条以上废气预热通道、预热器;炉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墙体、内层墙体形成废气室,中层墙体与外层墙体之间形成废气聚集环道,在废气聚集环道中设有废气主出口,废气预热通道穿过内、中层墙体将废气室与废气聚集环道连通,并将内层墙体与中层墙体之间分隔成若干个预热室,预热器分别置于各预热室中;废气室的底部设有热废气进入通道,燃烧后的热废气从热废气进入通道进入,通过废气预热通道进入废气聚集环道中,最后从废气聚集环道的废气主出口排出,燃烧后的热废气在排放过程中会对废气预热通道、内层墙体、内层墙体进行热传导;
所述的入炉煤调节仓,设置在煤热解炉的炭化室上部并位于预热装置下部,包括小煤仓、煤仓上料位计、煤仓下料位计、小煤仓下料道、小煤仓下料阀,小煤仓上方接预热装置的预热器,煤仓上、下料位计分别设在小煤仓的项部和底部,小煤仓下料道通过小煤仓下料阀接在小煤仓的底部,小煤仓下料道通向煤热解炉的炭化室;
所述的冷却装置,包括空气进入通管、空气排出通管、空气进入环管、空气排出环管、空气进入支管、空气排出支管、冷却风道,其中,空气进入通管与空气进入环管,空气排出通管与空气排出环管相通;空气进入环管和空气排出环管分别设置在煤热解炉的炉体四周,空气进入环管和空气排出环管上分别接有空气进入支管和空气排出支管;空气进入支管接在冷却风道下方,空气排出支管接在冷却风道的上方,小煤仓下料道从冷却风道中穿过通向炭化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7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作业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环保生态化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