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线通信信道测试适配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86720.2 | 申请日: | 2012-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9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霍超;赵冲;高飞;龙苗苗;梁艳艳;静国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B3/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郭振兴;彭晓玲 |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线 通信 信道 测试 适配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线通信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线通信信道测试适配箱。
背景技术
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技术简称PLC,是指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的一种通信方式。要在电力线上实现可靠的通信,必须充分了解电力线信道的特性。国外公司虽然有较为成熟的芯片,但这些芯片都是基于国外电力线信道特性而设计,在国内使用时出现许多问题。因此,研究国内PLC通信现场对设计符合国内电力线通信信道要求的通信系统非常重要。
国内电力线通信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利用国外现有的芯片进行应用型开发,从事基础理论性研究的比较少。由于在设计电力线通信的调制、调解和编解码算法时要较为详细的了解国内电力线信道的特性,而实际可以借鉴的数据太少,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载波通信并最终指导芯片设计,需要去现场进行信道参数测试,获取真实的一手现场数据。通过对典型现场PLC通信信道进行串扰测试、衰减测试、噪声测试、阻抗测试、拓扑测试、电压测试以及电流测试,获取影响PLC通信性能的因素与影响程度等关键数据,为载波仿真提供数据支撑,为载波芯片设计提供指导依据。
目前,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使用频谱分析仪,直接获取电力线信号的频谱特性;第二种方法是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先把信号的时域信息存储后,传送到计算机中,再进行频谱估计,获得信号的频谱特性。无论哪种方式,电力线上的信号需要安全地引入到频谱分析仪或数字存储示波器。但是由于电力线环境复杂,信号多种多样,幅值高低不同,如果直接将测试仪器接入电网进行测试,有可能将仪器烧毁。同时,由于现场测试时有可能出现某些误操作从而导致电网中的断路器等电力保护装置发生跳闸现象,这些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力线通信信道测试适配箱,能够输出适当频率、适合终端设备幅值的电力信号。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线通信信道测试适配箱,包括:三相电源输入端,与所述三相电源输入端的每一相分别连接的耦合器,所述三相电源输入端和耦合器之间连接的空气开关,与所述耦合器连接的选择相位的第一旋钮开关,与所述第一旋钮开关连接的衰减器,与所述衰减器相连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三相电源输入端的任意一相连接的插排,以及与所述三相电源输入端的每一相连接的指示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衰减器为至少两个串联的衰减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适配箱还包括选择衰减幅度的第二旋钮开关,连接于衰减器与输出端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插排为隔离插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隔离插排包括:与插排电源输入端串联的RL并联滤波电路,以及并联在插排电源输入端之间的RC串联滤波电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适配箱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衰减器和信号输出端之间的按钮开关。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加入了耦合器和衰减器,能够输出适当频率、适合终端设备幅值的电力信号,安全系数高,在方便信号接入同时可以有效保护频谱分析仪或数字存储示波器等设备,极大的保护了人身及测试设备的安全,并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为测试提供了便利,从而增加了测试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力线通信信道测试适配箱的实施例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力线通信信道测试适配箱的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力线通信信道测试适配箱的实施例插排隔离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力线通信信道测试适配箱的实施例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力线通信信道测试适配箱的实施例结构框图,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力线通信信道测试适配箱的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6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线发射模块的数据传输系统
- 下一篇:扫描式多功能北斗手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