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逃生用疏散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5853.8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0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袁渐超;杨金;王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 疏散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用疏散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和矿山等特殊领域,为了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对乘客及工作人员的安全疏散,都会在隧道的侧壁上设置逃生用疏散平台。因为这种特殊领域属于封闭性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隧道内的乘客及工作人员是否能够迅速的安全逃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由于隧道内一般人员较多,逃生条件差、逃生距离长而且逃生路线单一,再加上逃生时间有限等不利因素的存在。在隧道设计建设时,安装逃生用疏散平台就变成了一种必要的安全措施。
早期的疏散平台一般使用水泥混凝土或者金属制作。不过,由于水泥混凝土和金属分别具有容易被风化腐蚀,工作寿命短;施工周期长;维修保养费用高和容易腐蚀生锈进而影响产品寿命和力学性能等缺点。目前,基本上已经被复合材料制作的疏散平台所取代。虽然现有的复合材料疏散平台具有重量轻、寿命长、绝缘性好等优点,不过还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复合材料疏散平台安装较复杂,安装时往往需要分别在横梁和平台面板上打孔,之后再使用螺栓连接;支撑梁横截面设计不合理导致原材料浪费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较为简便、更加安全稳定和节省原材料的新型结构的逃生用疏散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逃生用疏散平台,包括平台面板和该平台面板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包括横梁、斜撑和连接横梁与斜撑的横梁斜撑连接件,所述平台面板是由多根沿宽度方向平行排列的支撑梁通过连接部件连接而成,在平台面板宽度方向的侧壁上有一排供连接部件通过的连接孔;所述平台面板通过连接组件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斜撑连接件由方钢或圆管与吊耳焊接而成。
所述支撑梁优选为矩形管状结构,其下端面的尺寸根据不同的工况实例而设定,其横截面优选为“n”型结构,横截面下端面的左右支撑分别向内延伸,延伸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且延伸面与左右支撑之间为圆弧过渡。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种情形。第一种是使用“U”型卡,通过定位板将横梁和平台面板连接,所述定位板开有四个定位孔,两个“U”型卡分别通过上下平行的两个定位板的定位孔相配合。其包括带螺纹的“U”型卡、带有四个定位孔的定位板和螺母;先将两个“U”型卡穿过一块定位板上的四个定位孔,然后将上述组合固定在横梁和支撑梁的连接处:每个“U”型卡均卡在支撑梁的外表面再使两个“U”型卡的伸出部分夹住横梁的两侧面,之后两个“U”型卡再次穿过另一块定位板上的四个定位孔,最后使用螺母紧固。第二种是使用“T”型螺栓将横梁和平台面板连接。包括“T”型螺栓和螺母,所述横梁上下端面带有连接孔,将“T”型螺栓的螺母预先放入支撑梁内部,然后让“T”型螺栓的螺杆穿过横梁上的连接孔后与螺母相接,并拧紧固定。
所述连接部件也包括二种情形。第一种包括连接杆和间距定位套筒,所述连接杆穿过连接孔将各个平行的支撑梁连接在一起,所述间距定位套筒位于相邻的两根支撑梁中间,并且套在连接杆上,与支撑梁和连接杆粘接固定。第二种包括连接凹槽和固定杆,所述连接凹槽开有多个卡槽,固定杆插入连接孔内,并且和连接凹槽粘接固定。此外,支撑梁之间的连接部件也可以不安装间距定位套筒或连接凹槽,而将各个支撑梁直接紧密连接。
支撑构件和隧道的侧壁固定连接,并且沿隧道方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平台面板、横梁以及斜撑优先采用复合材料制作。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逃生用疏散平台是一种安装较为简单、更加安全稳定和节省原材料的新型结构。其支撑梁采用矩形管状结构,这种结构与传统的“工”字梁相比不仅提高了平台面板的力学性能、稳定性和安全系数,而且节省了原材料的用量;通过设定间距定位套筒的长度可以保证支撑梁间距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通过选择第一类或第二类连接组件来分别达到横梁不用打孔、简化生产步骤或者保证平台表面平整、平台表面无凸起、实现无缝连接等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逃生用疏散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台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第一类连接部件时,平台面板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撑梁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定位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采用第一类连接组件时,平台面板和横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58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