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水道管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4807.6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2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霍秉华;黄伟;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秉华;黄伟;苏磊 |
主分类号: | F16L57/00 | 分类号: | F16L5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0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水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保护管道作用的下水道管套。
【背景技术】
下水道系统的管道由于常年埋设在地下,其维护与修理都非常麻烦,一旦有损坏,维修的成本将会比较昂贵。在下水管道的铺设过程中,对于管道的安全性保护措施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诸如燃气管道、供水管道等这类资源输送管道,对管道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常见的保护措施,是在管道上包裹防护层,起到隔热、防破坏等作用,可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温差而影响管道的热胀冷缩,也可一定程度的防止管道受到地下渗水、腐蚀等影响而造成管道表面受损,常年累月容易使管道出现老化,尤其是管道连接处。但是,防护层的包裹过程比较麻烦,需要人工将防护层套设并固定在管道上,且目前常见的防护层为泡沫、隔热棉、玻璃纤维等这类柔性材质,这类材质的隔热效果比较好,但管道依旧存在被破坏的可能。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下水道管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下水道管套,其能有效保护下水管道,且安装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水道管套,包括结构相同且相互扣合的第一壳套及第二壳套,所述第一壳套设有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上设有若干开孔,所述第二侧边上设有与所述开孔数量相同的定位柱,所述第一壳套的开孔和定位柱分别于所述第二壳套的定位柱和开孔配合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柱自所述第二侧边凸伸出以插入所述开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套设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表面设有一弧形的第一卡扣部,而所述第二端部的内表面设有一弧形的第一卡扣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壳套与所述第二壳套均呈半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水道管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对管道的保护效果极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水道管套的第一壳套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水道管套的第一壳套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水道管套100,包括结构相同且相互扣合的第一壳套10及第二壳套20,所述第一壳套10、第二壳套20均呈半圆形,两者相互配合后形成一圆筒形管套,用于套设于下水管道上保护管道。
所述第一壳套10设有第一侧边11及第二侧边12,其中,所述第一侧边11上设有若干开孔13,而所述第二侧边12上设有与所述开孔13数量相同的定位柱14,所述定位柱14自所述第二侧边12凸伸出,用以插入第二壳套20上的开孔13内,而所述第一壳套10的第一侧边11上的开孔13则用以供第二壳套第二侧边12上的定位柱14插入,由此,实现第一壳套10与第二壳套20的固定配合。
所述第一壳套10设有第一端部15及第二端部16,其中,所述第一端部15的外表面设有一弧形的第一卡扣部17,而所述第二端部16的内表面设有一弧形的第一卡扣槽18,所述第一壳套10与所述第二壳套20配后,所述第一壳套10和第二壳套20的第一卡扣部17拼接而形成一环形的卡扣部,而所述第一壳套10和第二壳套20的卡扣槽拼接而形成一环形的卡扣槽。
为了适应不同长度的下水管道,所述下水道管套100的两端可根据需要进行拼接,拼接时,所述第一壳套10和第二壳套20的两端的第一卡扣部17和第一卡扣槽18可分别与相邻的下水道管套的第一卡扣槽18和第一卡扣部17进行卡扣配合,只需在拼接方向上用来压入即可完成相邻两个下水道管套的连接配合,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可有效地将下水管道与外界隔离,且对管道的防护效果极佳。另外,第一壳套与第二壳套结构完全相同,简化了制造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秉华;黄伟;苏磊,未经霍秉华;黄伟;苏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4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