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顶除尘通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84622.5 | 申请日: | 2012-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4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单连勤;杨立年;芦彤彤;黄昆;单晓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鹏翔电力轻钢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2 | 分类号: | F24F7/02;F24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006***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除尘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车间自然通风除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顶除尘通风器。
背景技术
能源紧缺,自然通风产品作为节能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和应用,屋顶通风器是目前工业建筑广泛设计应用的自然通风产品。然而,现行应用的屋顶通风器虽然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但却不具备除尘功能,当其应用在有粉尘污染生产车间时,伴随着自然通风过程就会产生粉尘的无组织排放问题。
特别是炼钢、电解等冶金行业的高温粉尘类生产车间,所设计的屋顶通风器尺寸规格较大,这样大量有害的工业粉尘随着屋顶自然通风无组织排出,这些排出的工业粉尘大部分飘落在通风器挡雨板和车间屋顶面上,由此带来很多问题:1、积灰造成排水不畅,通风器和屋面泛水节点漏水;2、通风器挡雨板、水沟等板材由于长期浸在含有化学成分的水灰混合物下腐蚀加剧,材料使用达不到设计寿命周期;在定期清理积灰和产品维护时,作业人员还要承受车间生产排放的高温有害气体的伤害;3、积灰清理不及时容易造成结构因超荷载而损坏;4、排出的粉尘最终都排到空气中和大地上,造成水土污染,破坏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5、由于各地区对工业粉尘排放量都有严格的指标限制,粉尘的超标排放使得生产受限,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兼有自然通风和除尘功能,便于收集和清理粉尘,节能环保的屋顶除尘通风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坐落在屋面通风口上的结构支架,在结构支架上位于屋面通风口上方设有挡雨板,在结构支架上位于屋面通风口两侧分别对称设有挡风板和斜底板,挡雨板与挡风板之间形成排风口、挡雨板与斜底板之间形成侧通风口,其特殊之处是:在结构支架上位于侧通风口处分别设有可翻转并可将侧通风口关闭的导流除尘阀板,在斜底板与挡风板之间设有集灰槽。
上述的屋顶除尘通风器,所述的导流除尘阀板分别为二块且上下布置铰接在结构支架上。
上述的屋顶除尘通风器,所述的挡风板的下部设有人孔门,以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屋顶通风除尘器内处理集灰槽内的粉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利用导流除尘阀板可根据建筑内生产环境需求调节通风量并调节控制通风气流速度和方向,以利于粉尘依靠重力沉降,在保证较大通风量的同时将气流中的粉尘清除收集,解决了现有的屋顶通风器只通风不除尘的问题,减少了自然通风过程中粉尘的无组织排放,节能环保。
2、通过集灰槽不仅能够收集粉尘,还可利用其实现有组织排水,使形成的水灰混合物不排到屋面,减小污水对屋面的腐蚀。
3、由于清灰时导流除尘阀板可将侧通风口封闭,因此能够避免车间内高温有害气体对清灰作业人员的影响。
4、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特别适合炼钢、电解等冶金行业的高温粉尘类生产车间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屋面通风口1,结构支架2,立柱201,斜底板3,侧通风口4,人孔门5,定位支杆6,排风口7,挡雨板8,联动连杆9,导流除尘阀板10,挡风板11,扩容除尘区12,集灰槽13,集流区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屋顶除尘通风器有一个安装在屋顶上对应屋面通风口1处的结构支架2,在结构支架2上位于屋面通风口1的正上方铺设有挡雨板8,在结构支架2上位于屋面通风口1两侧分别对称铺设有挡风板11和斜底板3,挡风板11位于结构支架2的两侧外边缘处,斜底板3位于结构支架2两侧底部。所述的挡雨板8与挡风板11之间形成排风口7,挡雨板8与斜底板3之间形成侧通风口4。在结构支架2上位于侧通风口4处分别设有可翻转且翻转后可将侧通风口4关闭的导流除尘阀板10,导流除尘阀板10分别为二块且上下布置铰接在结构支架2两侧的立柱201上。导流除尘阀板10根据需要可设计为手动或电动,本实施例以手动为例,在结构支架2两侧的立柱201与位于上方的导流除尘阀板10之间连接有定位支杆6,在定位支杆6上设有用于实现调节导流除尘阀板10的翻转角度的条形孔,位于同一侧的两块导流除尘阀板10之间连接有联动连杆9。
所述的屋面通风口1与挡雨板8之间形成集流区14,结构支架2两侧内部位于排风口7下方形成扩容除尘区12,在斜底板3与挡风板11之间设有集灰槽13。所述的挡风板11下部分别设有人孔门5,以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处理集灰槽13内的粉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鹏翔电力轻钢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锦州鹏翔电力轻钢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84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蕗绒毛剔除机滚筒
- 下一篇:自动化海参加工生产线